续翔的愚、鱼、欲与裕(166+29 +3)
(2016-07-29 23:01:51)三:行走的欲与裕
续翔喜欢行走,常年在外边采风写生。去年七月开始,搞了个西行万里,从湖南到广西、云南、四川、新疆、甘肃、陕西、湖北等省市,历时三个月,驱车行程13000余公里,创作了大量的作品。
回到衡阳作了短期休整,又是北京、汝城等地。在春天到来的清明节后,又去了陕北两个月。
陕北回来,在衡阳做了短期休整,这不又跑到了威海去寻找海的感觉,鱼的境界。
一年时间,有大半的时间在行走。
作为艺术家,行走是寻找灵感的前提,行走是完成艺术构思的历程。
行走是一种心灵的历练。从续翔的微信中,我们可以发现,行走的生活是苦行僧的生活,每到一地,饮食的口味;居住的条件;创作的环境,都是一种随遇而安。
看到陕北的照片,他们住在窑洞里面,自己生火做饭,也不知道那里的水的供应如何。
我们平时看到他们成功的风采,却看不到艺术家在采风时的艰辛。
对续翔而言,我认为,这是一种“欲”。
欲作何解?
在在行走中寻找自己的梦想与追求,这是欲,续大师是一个有追求的人,艺术家的内心的唯美追求,成名成家的追求,在行走中,可以发现美,可以感受美,可以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别人没有看到的或者是忽略的美,通过各种风土人情的交汇,产生新的感受,与其他人不一样的感受,再通过画笔展示出来,没有行走是难以达到的,这即是行走的欲。
在行走中,寻找自己的灵与肉的快感与快乐,行走的过程,尤其是画家,对于山水的感受,自然是视觉的大餐,对于风土人情的感受,更是感官的大餐,这里面当然也可以带来肉体快感以及内心的快乐。
当然,行走,离开了家务与基本生活圈的羁绊,在一个个不断变化的新的陌生的环境中,更加能够获得自由支配的时间,内心可以更加投身到艺术的思维与创作中去,时间变得宽裕,赋予创作的内心思考也变得宽泛。当年南北朝刘宋时期画家宗炳的“澄怀观道”的理论也许就是一个“裕”字可以概括。
今日又做了一个小唧唧,隐匿阴茎,手术完毕,一柱擎天,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