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产业是一个值得商榷的命题? 医改必须接地气--12
(2015-11-05 23:17:57)
标签:
时评杂谈 |
目前,在我国,有一个最流行时髦的名词,引得各行各业都蠢蠢欲动,这就是所为的健康产业。
上市公司宜华地产选择了与医疗相关的一个公司-----医院的专业物业管理公司合作,将公司更名为----宜华健康。股票从去年的不到10涨到了最高54元.让人目瞪口呆。说的艺术与点就是,我们这些从事医疗的从来不知道我们的职业名称借给人家戴一下,人家的市值可以涨上4~5倍。结果是不从事医疗的可以用它赚钱,而我们这些正儿八经的医务人员却用它攒钱(赚钱用的是智慧,大把大把,攒钱是从牙齿缝里面生出来,用汗水与苦力换出来,数量上微不足道的,数起来弥足珍贵的)。
健康是产业吗?首先我真的想知道,现在流行的健康产业是个什么东西,有何定义?
一:中国健康产业目前较为权威的看法是由六大基本产业群体构:
第一,以医疗服务,药品、器械以及其他耗材产销、应用为主体的医疗产业。
第二,以健康理疗、康复调理、生殖护理、美容化妆为主体的非(跨)医疗产业。
第三,以保健食品、功能性饮品、健康用品产销为主体的传统保健品产业。
第四,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顾问、体育休闲、中介服务、保障促进和养生文化机构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产业。
第五,以消杀产品、环保防疫、健康家居、有机农业为主体的新型健康产业。
第六,以医药健康产品终端化为核心驱动而崛起的中转流通、专业物流配送为主体的新型健康产业。
经济界相关人士认为:健康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关注和重视,健康产业也极具投资潜力,如今它已成为我国经济产业中一大“朝阳产业”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在《财富第五波》中将健康产业称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
这就是健康产业的定义与看法。我们可以看到衣食住行玩、油盐材米都是属于健康产业的,洗脚按摩也是健康产业,凤姐也是健康产业从业的佼佼者。
但是从上述的表述来看,医疗服务是健康产业的第一层级的内容。
第二:什么是产业:
产业的定义很多很多,但是从健康产业的定义来看,这个产业是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的产物,明确说明了是人类财富的第五波。
有市场专家如此说:美国的健康产业占GDP比重超过15%,加拿大、日本等国健康产业占GDP比重超过10%,而我国的健康产业仅占GDP的4%-5%。“健康中国”有望开启十万亿级的健康产业投资盛宴。
健康中国的概念的提出,市场学派的专家们马上判断出来健康产业是一个在五年以内可以达到10万亿级的市场,岂不欢欣鼓舞,踌躇满志!!
根据国家卫计委的通报,现实是2014年全国卫生总费用。据初步核算,2014年全国卫生总费用预计达35378.9亿元,其中:政府卫生支出10590.7亿元(占29.9%),社会卫生支出13042.9亿元(占36.9%),个人卫生支出11745.3亿元(占33.2%)。人均卫生总费用2586.5元,我国2014年GDP是63.65万亿,卫生总费用占GDP百分比为5.56%。
根据国家卫计委的统计公告,2014年住院与门诊费用大约是32730万元。那么剩余的2650亿元就是流向了非医疗的健康产业链上了。
于是问题出来了……
第三,健康的产业化的定义与基本医疗卫生与公共卫生的目标职责是背道而驰的。
我们目前面临的现实是这样的,全国都在抱怨看病贵,医药费用增长过快,甚至还有许多的人看不起病,无钱看病;还有许多患者拖欠医院的医疗费用,医院也是非常难办;还有我国的许多城市医保基金已经出现了亏空现象,许多城市的医保基金都存在大量的拖欠医院医疗费用的情况。这就是说明,3~4万亿元仅仅是医疗费用就已经捉襟见肘,并且老百姓或者叫做社会都难以承受了,健康产业剩下的所谓机会从何而来?
其二,医疗费用是一个必须保证的费用,至少在短期内不可能因为健康管理或者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减少,因为毕竟欠账太多,而且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通过健康体检的方式,发现的疾病隐患越来越多,就诊者也是越来越多,所以医疗费用还会持续增加,如果将这里视同产业,意味着老百姓的负担还会加重。
其三,目前医疗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大量的高新技术与材料不断运用于医疗活动之中,抬高了医疗费用,而政府对于药驾与材料价格以及仪器设备的价格的控制与约束总是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从根本上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这一点,如果不尽快向印度学习,我国国民的医疗的费用是很难控制的。
其四,目前医院在国家投入不足的情况下,的确存在有盈利或者逐利的行为与动机,因为医务工作本身也是人,也有人的基本生存物质要求,医院不得不盈利。而这种情况社会已经不能容忍,那么医疗活动的产业化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社会土壤。这又从何谈起医疗产业化?
其五,在目前,的确有许多的老百姓,有病都看不起,也就是基本的应急能力都还有问题,那么健康产业剩下的几个方面内容根本无力消受。
其六,健康中国到底是以惠民利民为主还是以市场为主,个人仔细阅读了十三五的规划,通篇并没有提出所谓的健康产业,只是提出了健康中国的概念,我向中央是否在考虑当国家实力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以后,老百姓的生老病死,国家会作为民生民心工程。
第七,我们在2000年以后开始的教育产业化,看起来好像是高校招生增加了,但是我们知道,优质教育资源李寒门学子,离普通老百姓越来越远,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医疗产业化,这种局面是否会重演?
从上述角度来分析,健康产业到底是否一个正确的命题,值得商榷。或者将医疗活动从健康产业中剔除出去,但是仔细一想,如果健康范畴缺少了医疗,则像是一个没有了脊梁的脊椎动物,有些怪怪的。
我说不是的,健康可以是行业,更应该是事业,绝对不能是产业。
如果考虑到将足浴按摩等等也算作健康产业的话,那么,我觉得恢复到当年的提法“医疗卫生事业”,把医疗活动从健康产业中分离开来。
健康做好不要产业化,至少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不能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