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与传承(165+41+1)
(2015-08-12 01:06:13)
标签:
情感 |
当然这个社会也还有正义之士、忠义之士,还有许多的学生保持着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古训。
这就牵出一个话题,如何做好学生,做好徒弟。
我的看法:第一是忠诚,第二是传承。
忠诚,是一个学生对老师的内心的一种敬仰与尊重,是一种心理依附。更是作为徒儿的人品的试金石。一个学生不懂得尊重老师,不懂得忠于自己的老师,枉来人世。在古代,背叛师门、欺师灭祖,是一种大逆不道。这里不许多言。
第二点传承实际上更加重要,还是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徒儿继承师傅的衣钵,更为总要的是光宗耀祖,生生不息。将老师的记忆、人格、品质发扬光大,形成一种特有的人文气场,开枝散叶,壮大门庭。看起来是一点封建,实际上,任何学术流派的壮大何尝不是如此。传承是对老师学术思想的继承修正。也是对老师的品格的继承与修正。
老师要得到学生的忠诚与传承,必须具有师之风范。传业授道解惑。自己的技艺点点滴滴的没有保留的传授,以心相授。授道是一种规律与心灵感应,作为老师,应该要善于总结归纳,提炼加工,否则学生只能学会在一招一式,不会光大发扬。解惑,是学生在成才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如何化解,遇到了挫折如何鼓起勇气,出现了错误与缺点,该批的要批,该骂的要骂,不可庇护。
现在更有些老师甚至抱着不愿得罪学生的心态,不愿指导批评学生;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老师,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学生的一切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些事失职。有些老师把学生当作自己的苦力、科技劳工,只让学生干活,不给予足够的关心,这种老师私心太重;最不像老师的老师就是有些老师窃取学生劳动果实、甚至人身侵犯,不能称之为师。
老师有老师的品格,才会有学生的忠诚与传承。
学生永远要知道是老师才会有自己的生存本事、技艺、技能、学识水平。忠诚必须,传承更为重要。
今日周二,南岳工作,一台手术。下午,赶回衡阳,到市民政局、水利投资公司就器官捐献者纪念广场与陵园事项,进行沟通。好消息一个,衡阳准备兴建器官捐献者纪念广场了。
后一篇:一个公益性纪念广场陵园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