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感怀(63-20)

取掉眼镜做手术,也知道自己来到这个医院真真十五年了,三十年的工龄,一个时间段。伴随着这个医院长大,除了在业务上的身体力行,更有艰苦创业艰苦奋斗的历程。突然想回忆一下---触景生情,遇事感怀。
再为了这个医院的建设项目,一个星期跑省城至少两次以上,最多的是一天跑了两趟,那时还没有高速公路。跑在路上,汽车开锅了,几乎没有把人吓死。一辆老车,两年时间居然跑了15万公里。
在省城住哪里?承蒙同学推荐,在衡南县驻长沙办事处(这种机构早已经是历史了),20元一晚上,公共卫生间,公共澡堂。---省钱呀!!
吃什么?出发前,在衡阳的杨裕兴吃上一碗酱汁面,中午赶到了长沙,金得利熏肉大饼,回到衡阳,还是杨裕兴,有一次连续跑上一个星期,连续吃米粉面条大饼,司机都抱怨了。----省钱赶时间呀!!!
医院的资金紧张,银行有贷款,商家欠货款,员工看奖金。精打细算,节约每一个铜板,为了医院与员工。每逢长假,我们的聪明的财务科长,都会讲账面上多余的现金还贷款,到了资金难于周转的情况下,再次申请流动资金贷款。
到了建设时期,得到了银行的帮助,审批到了项目贷款,但是项目贷款躺在医院的账上,需要支付贷款利息呀,存贷差毕竟是存在的。我们与建设施工方商量,考虑到了当时材料价格的波动较大--主要是以上涨为主(2006年开始,钢材价格从2500元每吨,扶摇直上,到了2008年,达到了5000元每吨),由建设方负责贷款利息,这是一个双赢的决策,当然可能存在风险,但是通过系统评估,认为风险远远低于获益。这样既节约了医院的贷款利息,还避免了因为材料价格上涨而带来的材料价格调价。
在2000年11月底,医院购买土地,原来承诺贷款的银行突然变卦,眼看土地就要打水漂票(那就没有了这个新医院了,500万元让我们变成了热锅蚂蚁),我与当时的搭档书记尹德齐同志商量,向职工借款,号召职工支持医院,仅仅只有一天多时间,职工借给了医院600多万,化解了危机,才有了今天的基业。2008年9月,医院的现金流再次遇到了断链的危机,因为一个只有500床的医院,在国家立项仅仅只给了50万元的情况下,要支撑3~5亿的项目,的确是很难得。我们再次向员工发出了求救信号,又一次得到了员工们的支持,1000万元的借款挺过了最为艰难的时光。
2009年春节,牛年,但是我们牛不起来,春节要账的太多了,药款设备款材料款水电费物业费等等这是维持医院的基本元素,平时可以欠他们的,春节了,必须要支付一些,他们也要过年呀。面对基建施工方,很是羞愧,感谢他们,这一年过年,他们没有打出要农民工工资的旗号,牛年春节没有付一分钱给他们。不知道是医院牛的可以不付钱,还是老板们牛的可以不要钱。我只是请他们参加了医院的春节聚餐(员工们每人100元的AA制,离退休老同志免费,基建老板免费),给他们戴上一顶附二医院建设者的帽子,让他们在聚餐前来一个即席发言,算是精神奖励。
我总相信,一个真诚的人是会被认可的,时会有人格魅力的,关键的时刻是有人帮助的。
九年时间,得到了农行、媒体、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新附二130多亩地,约12万平方米的建筑,包括所有的开张的病床、手术室部件、中央空调消防、还有许多的仪器设备等等仅仅只用了不到5亿元,创造了医院建设的低价奇迹。再次向帮助过福尔建设的各方面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里面的故事与苦楚太多,现在我们附二员工的一个爱好就是在微信中展示我们美丽的医院。
为什们写这些,因为心痛,因为.......
下面是引自龙建华医生的
QQ空间的医院照片(他可是苏州医学院毕业的,来自园林城市的高材生哟)
水、树、楼、园
前一篇:“火烤癌细胞”拷问的是常识与知识
后一篇:记记流水账(6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