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一天心情的确是难以好起来,但是因为工作,又必须好起来。
今天是南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专家组来附二医院现场,这个工作对于大学对于医院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不能掉链子。
尽管昨天在大学已经进行了检查,但是作为医院的法定代表人,这个环节出问题,自然是无法向大家交代的。
清早,就来到了医院。开始了迎检工作。好在我们的专家就是专家,没有官腔,没有官气。实实在在。当医院全盘介绍完毕以后,进入各环节检查,我开始了下一段的工作。
今天是附三工作日,明天又必须去杭州参加全国的学术年会,所以付三的工作还必须赶去南岳。关键是南岳还有两台手术。
在南岳手术完成以后,处理一些行政工作。到了中午一点多才吃午饭。简单点,辣椒炒肉最实在。
又接到附二的同事的电话,关于衡阳市医保基金的管理使用课题做一些调整。
在回衡阳的路上,我再次将今天早上看到的微信仔细看了一遍。
这是在网络上广发传播的一篇文章。
【关注】两周内倒下三位骨干,谁来拯救医生健康?
说句实在话,这实际上所谓的广泛,也就是在医务人员圈子内部的惺惺相惜,用个贬义词“兔死狐悲”。
说句实在话,在我们泱泱大中华,已经没有比医生更加苦命的职业了。
这个职业是在和平时期,在非对抗性(军警等)工作岗位上,牺牲最多的职业,最近几年,许多的一声惨死在患者的暴力之下。
这个职业,是目前压力最大,紧张度最高,知识更新最快,劳动强度最大,社会对于我们的工作要求最高,对道德要求最完美的职业。也是承担了社会职责最重要,风险最多,奉献也最多的职业,
就是这样一个职业,我们是流血流汗还流泪!!!
大家都在互相提醒,要好好休息,你能够做到吗?当急诊来了,当手术必须,你能推辞吗?
大家都说要提高劳动待遇,但是国家制定的工资标准,但是标准工资政府财政都不可能支付,笔者所在医院,政府拨款就连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待遇都没有办法保证。全部要靠自己赚钱---赚钱有些不道德,挣钱----医生不得不辛苦,攒钱----卫生行政部门没完没了的达标与评比,医疗的消耗有许多是与政府行政干预有关的,医院几乎是永远不可能结余,从何攒钱。
大家都说要降低劳动强度,在中国似乎永远有看不完的病人,病人数量额度持续增加,亿元的劳动力增加幅度永远上不去,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现在恶劣的医疗环境,新生的医疗劳动力供应不足。二是财政支持不到位,劳动力的成本难于消化,三是医院的编制等都是在政府人力资源部门严管的,只能是“临时工”身份,对于医生职业而言,在一个公立大医院,这个身份是无法存在的。四是由于恶劣的职业环境,几乎难以产生医二代了。这些因素的存在,劳动强度能够降低吗?
大家希望有带薪的年假,作为医院管理者,我也希望,告诉大家,我从1994年博士毕业以后,到现在,只是在去年去美国参加儿子的毕业典礼休息了七天的假期。永远有做不完的事情。我们的医生,也是一样的。因为劳动强度在这里,谁能够安心休假?哪个科室又能够安排得出休假人员?
只有一点,我倒是支持,保证医生都能好好过上周末,一是医生们减少会诊,这是自己的事情,二是减少开会,这是中华医学会的事情。这些年,医学会的工作看起来欣欣向荣,说到底有些功利因素。大家实际上都知道,这些年医学会下面由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下面还有专门的学组,甚至还有专病学组。学术会议泛滥成灾,一些大牌教授们热衷办会,苦了一些医生,去不去都难为情。所以,控制“学术会议”应该是当务之急。把周密怀个医生与医生的孩子。
关于周末,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医院的领导们,也应该关注自己的员工,为了社会的满意度,搞什么无假日医院,365天天天门诊,甚至还有夜门诊,过度开发员工的躯体资源、体力资源。
医生们辛辛苦苦,只要疗效不满意,甚至是一个小小的切口感染,甚至使自己感觉不好,都可能带来性命之虞。而辛辛苦苦,则有可能自己将自己折腾成过劳死、医生的命真的太苦。作为一个拯救他人的生命的人,自己的性命都无法保障
要么被人打死,要么自己累死,难道这就是医生的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