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手术九个月以后的感谢信---1

(2013-03-21 20:45:28)
标签:

文化

平时由于工作较忙,来往于医院的各处都是冲冲忙忙。对于一些张贴物没有太多的注意。
前天,在去手术室的时候,由于等候电梯,看到了一份感谢信。居然是给我的,落款时间是三月八日。
这份感谢信的作者与病人我的确是没有什么印象。
感谢信是一对陆氏兄弟写的。
内容是他的父亲患了晚期肾癌,在另外一家大医院就诊建议放弃做手术治疗。他们后来找到了我,我决定给老人手术。并且在第二天就给老人做了手术。手术后,我们的医护人员给与老人满意的治疗。现在老人生活可以自理,还能够钓鱼。所以在手术出院九个月之后给我们送来了迟到的感谢信。
面对这封信,我努力搜寻关于这个病人的记忆,但是无法想起。因为这里面没有具体的时间、病人姓名、诊断以及医疗小组的其他医务人员的姓名。

初步的看法
但是,这封感谢信还是引起了我的兴趣,在目前的医疗形势下,作为一个老医生,我在其中看到了一些信息。
首先,作者兄弟应该是朴实的百姓,他们对于我的名字只求音对,字是写错的。也不知道我的具体身份。只是知道我的学位。
第二,作者兄弟是发自内心的对医生的感谢,很淳朴,语言直白,不娇柔,作为医生,我们收到了这看起来迟到的感谢信,远比当面的千万言的夸奖还要自豪。
第三,需要说明的,在感谢信中可能由于职业的问题,可能有些表述不是很正确,例如,我看了片子以后,马上决定第二天手术。这里应该是他们住院以后,医疗小组的医生在完成了手术前的相关检查以后,才把片子拿给我看的,否则,给我一身的胆,我也不敢这样草率决定手术。这段文字陆氏兄弟肯定省略了八百字以上,也省略了几天的检查过程。
第四,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医疗小组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从病人的门诊、住院、相关检查治疗、术前准备、手术后的管理与治疗。这些离不开医疗小组医生与护士们的具体劳作。而我只是作为一个上级医生,承担了手术治疗这样一个环节。尤其是病人家属提到的没有使用贵重药物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具体问题。我们的医疗小组的医生是根据病人的情况给与了病人合理的用药治疗。合理用药时医生的基本的职业素养,既可以褒扬,也可以认为是必须的。我们的医疗小组的医生好像没有觉得他们这样做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一切来的那样自然,是天经地义的。
这是在看了这封感谢信以后,我的初步看法。
作为一个医院管理者,也作为一个老医生,作为一个关注中国医改的医生,我将这件事情做了深一步的挖掘。
手术九个月以后的感谢信---1

挖  
面对着封感谢信,我进行了挖掘。首先,我一定要找到这个病人的具体情况。
我问了泌尿外科的各医疗小组,由于我们泌尿外科每年度的住院病人数量在4000人左右,的确是没有医生会记得起这样一位信息不全的病人了。于是我们在病案系统内进行了查找。终于找到了这样一封病历,患者是在去年六月一号就出院了。姓陆,1947年出生。留有家庭住址与联系人电话,经电话联系,明确了就是该患者。患者的诊断是:左肾癌,肾癌纵膈转移,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高血压(四级),胃角溃疡,肝囊肿等。而这种病人自然生存也只有几个月的时间,现在病人的情况已经超出了患者与家属的预期值,当然他们感到了高兴。
根据这些信息,我在博文中进行了搜寻,果然找到了这个病人,是去年五月二十一号做的手术,博文链接地址如下:(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3bfc4001010bx9.html)。
原来,这个病人的老伴还有过跪谢的经历。

思考
现在,社会对于医疗、医患、医生存在有各种各样的议论。实际上,这里面是一个医患双方的问题。在国家医改推进的情况下,这种关系是亟需调整的。我从以下方面进行剖析:
1:关于疾病治疗的问题  一般来讲,晚期癌症的治疗,积极也好,姑息也好,实际上是没有最好,只有理性的选择。一旦选择,只有面对选择以后的结果。这个病人选择了一般人与医生都不会选择的治疗方式,也可以说是极左的方式,用博彩的说法就是“孤注一掷”。他赢了。这也说明了治疗上没有必要对于医生的治疗方式过多的说三道四。患者的选择是最重要的。这也是循证医学所推崇的第一原则。在患者选着以后,医生需要面对的是这是否是最好的方式,或者是无奈的选择,如果满足了这两点,医生必须要有准备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当病人选择了,医生面对病人,你是否有准备---
  • 心里的准备:面对高危手术,你的心里有否承受力
  • 技术储备与准备:你的技术能否拿得下来这样的手术,拿得下来,你还要做好面对高危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的准备。
  • 医患关系准备:病人时来求医的,但是由于知识的不对称、信息的不对称,医患双方对于对方信任的建立是十分重要的。这种建立需要沟通,沟通与交流的技术很重要,包括语言、形体姿势、专业知识阐述与灌输、风险的准确提示、对于不良预后的警示与接收能力等等。
  • 物质准备:针对手术可能出现的意外,药品、设备、器械、血液等等必须到位。

2:关于医患关系的问题  这个病人的成功,在与病人及家属对于医生的信任,这种信任要让医生知道即使出现了不良预后,医生也不会面对自己不利的局面,说句实在话,这就是患者家属的人品问题。医生如果没有了后顾之忧,他就会将自己的所有的考虑放在疾病的之劳上面,而不是在如何给自己留后路上面,这样疾病治疗的胜算概率将得到大幅度提高。所以社会必须要充分相信医生的基本职业操守与人格,这不是对医生的信任问题,而是对患者的疾病负责的问题。而目前社会以及某些媒体工作者对于医生这个群体提出的质疑,实际上是变成了疾病的帮凶。在这一点上,患方是主要方面。当然我们一生自己也必须在行为上检点,自我树立一种崇高或者是可以信赖的形象。

3:关于医疗用药问题,给与病人合理用药是一个医生的基本职业素养,尤其是面对那些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我们一定要遵循:“当好家、服好务、治好病”的三好原则。这个病人的医疗小组是李建军、钱坤、龙建华小组,他们在医疗活动中,恪守这种道德准则,自己根本没有任何高大的感觉,一切是那么自然。以至于对于这个病人他们没有特别的感觉。当然在病人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推荐一些先进的技术与药物给患方选择。当时患方也一定要记住在手术台上的医生是不可能不负责任的。

4:在国家医改的前提下,政府以及媒体对于医院医生医疗应该给予正面的正能量的宣传。实际上医生拿药品回扣的问题,错不在医生,而在目前的药品定价体制,更在药品的采购管理体制。因为药品价格的空间在政府的集中采购中留的余地太大了。这样医生的形象几乎被药品给毁掉了。如果没有这种回扣,医生们的纯洁度肯定要高的多、而社会美誉度形象也会大大提高。而目前药品的采购中,当集中招标的要价虚高被医院挤出水分的时候,政府相关机构还有一丝不悦,不知道是因之丢了脸,还是被挤掉了利益。

这个病人的家属数次让我感动,也许可以为医患关系改变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当然这最后不是我的说法,而是社会与媒体的认同。


今天在南岳,为一位伴有肠系膜转移的子宫癌患者,做了子宫切除+盆腹腔淋巴清扫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