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蹄肾的手术体会

(2012-04-19 00:44:29)
标签:

杂谈

从医以来,做了不少的马蹄肾手术,今天又做了一台马蹄肾合并右肾铸型结石,肾积水。手术方案是:右侧肾盂切开取石、马蹄肾峡部离断术、肾盂成形术、右肾复位术。
关于切口选择,有的手术图谱使用腹部切口、有的建议剖腰切口。通过两种切口的使用比较,我更喜欢用剖腰切口。原因是经腰切口没有进入腹腔,对于肠管的影响较小,术后恢复好一些,其二是在马蹄肾峡部离断以后通过影像学观察,未行手术侧的肾脏位置也有好转,尿液引流也有改善,似乎不需要双侧干预,可以减少手术的潜在损伤。第三,从手术的方便角度来看,只要解剖层面把握好,一侧手术同样可以达到有效暴露,还是减少了手术的损伤以及手术对于身体机能的影响。
剖腰切开以后,进入后腹膜腔,打开肾脂肪囊,在肾下极沿肾包膜向中线分离,这个层面很容易钝性分开,几乎不会出血。很快可以到达双肾融合的峡部。在峡部需要注意的是异位的血管。从主动脉发出的性腺动脉,也有在峡部后方的的动脉直接进入峡部,甚至还有从髂血管发出的动脉进入峡部。我个人的观点是性腺动脉只要不影响手术尽量不要结扎。对于进入下部的其他动脉血管,可以直接结扎,否则不好游离峡部。尤其是峡部后方的动脉。一般在峡部与主动脉之间,可以用手指钝性分离,注意可能存在的异位血管。几乎所有的峡部都可以在主动脉表面完全游离,峡部上下可以对穿。对于峡部的处理,以峡部最薄处作为手术离断部位。如果是膜型峡部,钳夹切断,再缝合关闭。如果峡部较厚,则需要相对扩大游离范围,保留肾脏包膜与肾脏的连续性,切断峡部,将包膜封闭峡部残端,残端我喜欢用U型交锁缝合,感觉出血的可能性要低一些。再将非手术侧的肾脏尽可能向远离中线方向推移。使得对侧的输尿管尽可能在峡部的内侧,当然在后方则是最为满意的了。再将手术侧的肾脏向外游离,使之由倒八字,变为顺八字,再将肾脏包膜或者是残端与腰大肌固定,尽可能使得输尿管在肾脏峡部的内侧或者后方。
至于肾盂切开取石到没有什么特别的,主要是注意异位血管、肾盂的位置不在肾脏的后方而在前方。
对于手术的指征的把握,请大家看书。
我采用此方法一般来讲才开始手术到峡部处理完毕用时不会超过40分钟。感觉还可以。记录之以飨观众。
望多多赐教马蹄肾的手术体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