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将至,最宜登高。为何重阳日要登高?因为秋日天高。人在高处,感受那天高地阔,心就会慢和静。有此心境,焉能不爱扇、爱墨,爱太极。

2011年10期
中国之韵
卷首语
乱弹
俞悦/文
这一期,我们又一次谈到了苏扇。最初看到这篇稿子,还是在夏天。于文中遥思那苏扇之精,直觉得扇底清风,徐徐而来。忽然想起,已经很久没有用过扇子了。周围看看,也再无人手执折扇。下班的路上,一路找过去,也只有街边二三北京大爷,穿跨栏背心,手持大蒲扇,口若悬海,谈天说地。
扇,似已不是家常日用之物。你们家还能寻出一柄扇吗?大概是没有了。因为有了空调。
空调,是机器。机器的风是快的,机器的凉,是猛的。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耐不得扇的慢,扇的和缓。更不用说,美人手持香扇,眼映笑靥,那种眉梢眼角的风情,在现在人眼里,也过于含蓄迂远。
很多事物之消失,都是因为慢,它们跟不上不断提速的生活。比如扇,又比如墨。古砚微洼,一块墨在上面细细地磨,磨去的,是光阴,磨出的,是心境。那样的慢,又怎及得电脑键盘上的运指如飞?
运指如飞,也不过是使光阴飞得更快。而心,倒是乱了。
古典生活的精髓,或许就在于慢与静。慢和静之大成,是太极。
太极,是急不得的。它是圆的,它是缓的,它是柔的。古人看水,知道水比石,更有力量;老子听声,知道大静比无边的喧嚣更加意味深长。所以中国产生了太极,产生了太极之拳,那就是以至柔,克至刚。
重阳将至,最宜登高。为何重阳日要登高?因为秋日天高。人在高处,感受那天高地阔,心就会慢和静。
有此心境,焉能不爱扇、爱墨,爱太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