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心
标签:
文化 |
分类: 卷首语 |
中国之韵
2010年3月号
卷首语
在天空和大地之间,有飞鸟,还有风筝。飞鸟不关人的事,但人却希望像鸟一样飞翔,所以有了风筝。
记得我小的时候,过了春节,大院儿里的主妇们便要看管好自家的竹帘,因为那是我们制作灯笼、制作风筝的绝佳材料。柳条泛黄,如雾似烟,三五小儿,聚首起事,糨糊棉纸,竹篾墨汁,只待有风来仪,露天电影院的空场子的上方,就会闪动的着天空的精灵。
仰着小脸看天,便有了少年的的心事。
风筝的起源,难有确考,但那一定起源于人类最天真、最浪漫的向往,那就是飞,挣脱大地的束缚,凌空蹈虚。人们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为了这个梦想,人类付出了代价。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飞是飞了,可是如同断线的风筝,飞不回来了。还有古希腊的代达罗斯,用羽毛和蜡粘起成翅膀,飞得离太阳太近了,结果封蜡融化了,他的儿子遁入大海。
——在雅典的街头,就有一尊代达罗斯的雕像,希腊人把他当作希腊空军的象征,说的当然不是失败的飞翔,而是那种向着天空飞翔的强烈愿望。
几千年来,人类面对天空,总是痛感肉身沉重,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们想出的唯一办法,就是风筝。凭借风,一个人造之物,在人的操控下飞翔于天空,这件事看上去是无用的,但是一些人类最珍贵的精神品质,就寄托在这小小的风筝上面。
风筝如同人类身体的延伸,它们代替人类飞翔,通过那根细细的线,人类感受着风的律动。放风筝时,人不再盯着地面,人仰起头来,看着高远的天。总是盯着眼前和地面时,人的心是窄的;仰起头来,我们发现人心宽阔。
那只风筝是我们飘在天上的心。
这颗心在天上飘了千百年。如此强烈、如此持久的愿望,激发着人类的才智,终有一天,无用的小事,会变成有用的大事。
在天空飞翔的不仅有鸟,有风筝,还有飞机。
人们终于带着他的身体,翱翔于蓝天,俯瞰着大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