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情人节,似乎有过2次。
上一次是多年以前,因为没有预定,一帮人在三里屯的酒吧里出出进进。终于没有找到座位。最后在一个快要打烊的新疆饭馆的包房找到安身之处。这样的热身,让我们喝了太多的酒——饭馆的啤酒,无论是冰箱里的还是冰箱外的,全部没有了。
这一次早有人预定好,担心上次的事情发生,要了甚多打的西藏啤酒。西藏啤酒的味道很浓重,更像是米酒。上菜前,我要了西藏酸奶。从前我的办公室在这一带,每天下班的时候,先来这里喝一碗酸奶,喝完才算正式下班。西藏酸奶比蒙古酸奶要来得清淡,拌了糖更合我意。红酒也来自西藏,用镶花的铜器来装,更陈那酒血红一搬。
松茸、虫草、脆声声的烤羊排,还有算萝卜卷饼,是最爱。
这家餐馆的老板娘过来打招呼,修长的身材,穿一袭黑衣,藏式宽大的银饰,妥帖在手腕处,更衬得皮肤白皙。我们几个女子,看得眼睛也直了。听说是外院毕业的,认识了这个藏族男子,就从外企辞职,专心做老板娘了。
到7点,我身后的座子已经翻2次台了。有情侣,但更多的是一帮人来热闹。尤其我们对面一桌,有个男孩不断地讲笑话,歌舞的时候,跳到台子上给歌手献哈达。
张老师说,后面的那个人的爱人没来。看过去,果然见一个穿着大红T恤的男人一个人喝酒。大作家就是不一样,眼睛可真毒啊,满屋子的歌舞升平,鼓噪不堪,惟那孤独的身影,提醒这是情人节的日子,这让我想起同学张恒的一首歌的旋律,《情人节的日子里没有情人》。
再看时,那红衣男子已不见踪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