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纸现场 | 
小金第一次不在店里,不在他的工位上。王东鹃说他们两口子回老家了,初三是小金弟弟的婚礼。他们很多年不回家过年了,这次大约过了十五才回来。
小金现如今已经是老金了,今年他也有34岁了。算起来,他已经在我们小区开了快10年的发廊了。
第一次去小金的店,他刚把这店盘下来,从大工变成了老板,有些战战兢兢。我注意到他用剪刀很特别,问了果然他是1998年全国美发大赛的亚军。发廊沿用了以前的名字,叫广州发廊,但小金
我最初对小金有好感,是因为无论客人多多,他从来不偷工减料,快萝卜不洗泥。他剪发的时候,总是很陶醉的样子,很享受的样子,我猜想,这个工作对于他来说不仅仅是工作而已。我们小区大约有10来家发廊,10年的竞争,让小金拥有了众多忠诚度很高的客人,后来生意稳中向高,他让太太去学了美容,在后面开了个美容室。她太太不如他有诚意,美容的生意多半是美发带来的。这和常例正好颠倒了个过。
小工和大工是经常换的,只有小金的工位,永远在一进们的第一个座位,每次去都看见他正陶醉地剪发。
我是个没主见的人,每次他问我要什么样式的我都答不上来。所以我最终成了小金为数不多的“完全交由处理”的客人,我只告诉他我想要的状态,然后就睡着了。不知道为什么,我每次去他那里总是感觉很困。有一次,我记得是冬天,我讨厌刘海太多,有闷的感觉,小金二话不说,就把刘海给剔成了板寸,人显得很精神。过了半年,北京的街头终于流行起了这种前板后碎的发型。
受到鼓励的小金在我头上毫无顾虑地捣鼓。他学完沙宣,就给我弄了个斜发,居然到处受到追捧。有次,我因为出差好久没去他店里,洗头妹小静跟我说,金哥每礼拜都给你想了个新发型,你老不来,就废了重想,今天给你剪的,已经是他想出来的第5个了。在这个意义上说,我有些子吃亏,小静他们经常被小金按住弄新发型,他们可都是免费的呀。
我妈妈和姐姐都让小金弄过头发,从此他们就不去别家了。我曾经带光明出版社的副总编
小金的店员总是在变化,不变的是,小工通常是他家乡带出来的亲戚,大工中他的师傅永远不被炒掉。我不知道小金的家乡的情况,但样子像是农村来的。他的亲戚一批一批的到来,小金的丈母娘给他们作饭,租了小区的房子作为集体宿舍。
小金已经买下了小区后面的商品房。一个女儿已经上了小学,据说现在被送到陈爱莲的学校里了。小金想再开一个发廊,托我给他找寻门面房。
希望他的这个愿望今年就能实现。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