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鲍森新约纵览之希伯来书(二)字幕文本
(2013-09-21 18:21:04)
标签:
新约纵览(大卫鲍森) |
分类: 新约纵览 |
希伯来书(二)
接下来我们要继续来看《希伯来书》第十一章信心英雄榜,这章最后鼓励我们说:这些信心英雄在等我们赶上,他们才能得着所盼望的应许。是不是很不可思议?亚伯拉罕在等我们,还有挪亚也在等我们,等我们迎头赶上,就会明白他们所信的。
亚伯拉罕他离开了舒适的住家,两层楼,有中央暖气系统,卧房里有自来水。考古学家挖出迦勒底吾珥的房屋,设备非常先进,那一定是一个很舒适的住家。伊拉克的海珊把他的战斗机停在亚伯拉罕的房屋隔壁,好让美国人不敢去轰炸他的战机,他真的很聪明。你可以去看看那些房子,亚伯拉罕八十岁的时候,上帝要他离开那栋房子,终生住到帐篷里,这种事我们都会乐意去做,不是吗?当你在海边有一栋舒适的别墅,装有中央暖气系统,上帝说:我要你离开这里,离开这舒适的别墅,离开你的亲友,终生住到山上的帐篷里。亚伯拉罕顺服了,假如他当初没有离开,我们今天不会在这里,我们欠他很多,他是一个信心英雄,榜上其他的人都是。
我们有这么多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指他们都在看着我们,我真的不知道,但这是足球场上的形容词,形容有许许多多的观众在看我们的表现,想到这些人的表现,真叫我们会觉得自惭形秽。但是不应该把焦点放在亚伯拉罕、挪亚、摩西、基甸、或是参孙身上,应该定睛在耶稣身上,别管那些观众,有一位正站在终点,祂也是在起点鸣枪的那一位,祂是我们信心的创始者和完成者,帮助我们有始有终。仰望耶稣,直奔向前,那正是基督徒生活的写照。刚信主的时候还没有抵达终点,只是刚刚开始跑而已,如今你要向前直奔,并且务必要跑到终点,要拿到奖牌、要拿到冠冕,拿到奥林匹克奖牌,这是这里所用的形容词。
当大家晓得了整卷书的架构,我们了解了希伯来这卷书的整个架构之后,就会出现一个状况,所以我要先来谈谈《希伯来书》中所谓的问题经文,为什么会有人称这些为“问题经文”呢?其实只是因为不符合他们所信的,所以就有人把它贴上“问题经文”的标签。比如说,有人问我:你对保罗谈论女人的“问题经文”有什么看法呢?我不觉得保罗谈论女人的那段经文有什么问题。所谓的问题经文有两种:一种是看不懂意思的经文;另一种是看得懂意思的经文。大多数人有意见的是看得懂的经文,而不是看不懂的经文,只因为经文的意思不符合你原本的想法,你就觉得这段经文是有问题的,我们来看看散布在各章中的这类经文。
大家最熟悉的一段是在第六章,各位,如果只有这段有问题,那么情况就不一样了,但是,其实这个中心思想贯穿整卷书信。在《希伯来书》第二章中说:我们若忽略这么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各位,所谓“我们”是指谁?每次听人引述这句经文,都是在讲罪人,指责罪人忽略福音,但是这里的“我们”是指基督徒,指这些犹太基督徒。光是忽略救恩就有危险,很简单,不是吗?忽略救恩就会有危险,我们如果忽略这救恩,怎么能够逃罪呢?这世上一切的东西,只要被忽略就会败坏,你有没有注意到?不管是车子、房子等等,该留意的事没有留意,很快就会变得乱七八糟的。所以作者说:不要忽略你的救恩,否则你会渐行渐远。人很容易在信仰上渐行渐远,恐怕每个教会都有会友渐行渐远。这个观念一直延伸下去,第三章有两段经文,最重要的一段在第六章,还有一段在第十章。第十章上说:我们罪得赦免之后,若是故意犯罪,那么就没有可以赎这种罪的祭了。这些都是相当重的话。有些人就会问:不是一旦得救就永远得救吗?我想最简单的解释当然就是说:这里所讲的人并没有真正重生。这样解释很简单,但是圣经其实没有这么说,我可以这么解释,根据《希伯来书》这里的描述,那些可能失去救恩的人,已经重生,他所讲的人是已经蒙了光照、尝过天恩的滋味、与圣灵有分,也尝过上帝善道的滋味,并且觉悟来世的权能。这种描述不可能适用在非基督徒身上,与圣灵有分?我告诉大家,这根本就是在讲基督徒。
其他的书信如果有这样的描述,绝对不会有人怀疑这是在讲基督徒,不是吗?在圣经《彼得前书》,《彼得前书》里有一段经文,几乎是同样的描述,而且那是在描述基督徒,我读给你们大家听,“就要爱慕那纯净的灵奶,像才生的婴孩爱慕奶一样,叫你们因此渐长,以致得救,你们已尝过主恩的美好。”这是在讲基督徒吗?当然是。《希伯来书》所讲的人已经尝过上帝善道的滋味,并觉悟来世的权能,与圣灵有分,并且蒙了光照。很抱歉,我不能曲解这节经文,说那些人并未真正重生,这完全是在描述已经信主的人,而且整卷书信是写给犹太基督徒的。甚至,我们从属灵婴孩的称呼就已经看出他们已经重生了,既是婴孩,就已经出生,这些属灵的婴孩还在喝奶,其实他们早就应该开始吃肉了,但是他们却是属灵的婴孩,所以是有生命的,已经重生。
作者在这里的警告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忽略救恩,渐行渐远;但是第二个阶段是否认救恩。信心冷淡不同于背离信仰,各位,信心冷淡不同于背离信仰,各位可以了解我的意思吗?信心冷淡和忽略救恩是可以挽救的景况,但是如果有人是一直在走下坡,会走到无法回头的地步。在《希伯来书》第六章中有一个最严重的警告,一旦走到了无法回头的地步,那么你的救赎就无法挽回,这是最严重的情况。《希伯来书》第六章不是在讨论人会不会失去救恩,而是在讲失去救恩还能不能再找回来,《希伯来书》说不行。所以,我们必须要严重警告那些信心冷淡、还有忽略救恩的人,你晓不晓得你的处境很危险?因为你有可能走到无法回头的地步。
我真希望圣经不是这样讲的,但我必须实话实说,不只第六章这样说,整卷书信从头到尾都是在迫切地恳劝读者,因为可怕的危机将要临到那些拉锚、收帆、还有忽略救恩、渐行渐远的人。我可以告诉大家,我相信这个严正的警告是必要的,我不相信圣经圣经上的警告只是在唬人的,不要以为这样的危险不会真正的发生,虚张声势的威胁是虚假的,有些危险是唬人的,但是圣经的话都是真理。所以在这里我必须说,光看《希伯来书》就足以证明人有可能不断的远离耶稣,一直到他无法回头。所以作者严正地劝诫他们,别回头,别回头,你晓得这很危险吗?这些犹太基督徒背离耶稣的结果,就是在犹太会堂的面前否认耶稣是弥赛亚,作者说:这样的作法等于重新把耶稣钉上十字架,你是支持那些钉死耶稣的人,如果把耶稣重钉十字架,你就就会失去了救恩。
这是一个严正的警告,并不是说每天早上醒来,就要担心是否仍然得救,新约圣经告诉我们,只要与主同行,就有得救的确据,这确据不是根据二十年前的决志,而是根据现在跟主的关系。圣经说:圣灵与我们的灵一同见证我是上帝的儿女。换句话说,你可以确定你自己正朝天国的路走,但这不保证你一定到得了天国;可以确定你正朝天国走,只要你继续走下去,继续相信耶稣,将来必定到得了天国。所以,这不会让基督徒紧张兮兮,担心自己是否得救,反而会让基督徒更认真地看待上帝。
不容信心冷淡、不忽略救恩、不渐行渐远,并且继续相信,这需要小心的平衡。圣经从头到尾都谈到这个,你看《马太福音》和《希伯来书》,这两卷书都对基督徒提出了严重的警告,但是新约其他作者也提过,甚至耶稣也亲口说过:“我是真葡萄树,你们是枝子,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就常在你们里面。”然后祂说:“不常在我里面的,就要被砍下来烧了。”我没有办法扭曲这些话,用一点常识就可以了解。
两百多万名的犹太人他们离开埃及,然后往迦南去,却走不到那里。新约圣经有三个作者用这件事来警告读者,你的起点也许正确,但终点也要正确;也许你离开了埃及,但你需要抵达迦南美地。以色列人顺利的离开了埃及,可是他们却无法顺利进入迦南,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十章提到这件事,《希伯来书》四章提到这件事,《犹大书》也提到这件事,来警告基督徒,光出发不够,还要努力来抵达终点。
有一次葛理翰接受电视访问,主持人问他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从来没有人问过,葛理翰每次回答问题都是胸有成竹,但这是一个破天荒的问题,对方问:你到天国以后第一个想法会是什么?葛理翰回答说:松一口气。松一口气,这么伟大的布道家竟然说:我会松一口气,因为终于到了。这是一个谦卑的人,他没有过于自信,但是他知道他走对了路。
你们来这里的途中是知道路的,最后可能有一点难找,但是你很确定你自己走对方向了,一定到得了目的地,可是你必须要坚持走到最后一哩路,不过你总算到了。我很确定自己正朝天国走,圣灵告诉我,我走对了路,可是除此之外,我不能再多说什么,我只能说我会继续走下去,直到抵达终点。
《天路历程》这本书把基督徒的生命比喻为旅程,要从“罪恶城”走到“天城。”当最后来到约旦河,又暗又深的死亡之河的时候,基督徒和他的同伴见到了这河,心中十分为难,基督徒的同伴说:我才不过这条河,一定还有别条路可以走。于是他就王左边那条路走,本仁约翰这个时候写道:我在梦中看见,连在天门前面都有一条路通往地狱。这个道理我不再多说,总之这是圣经从头到尾一贯的信息。
《启示录》中有一个信息是给遭受极大压迫的人的,我们以后在研读《启示录》的时候会谈到这些人,但是上帝应许说:“凡得胜的人,我必不从羔羊的生命册上涂抹他的名字。”这是什么意思?如果希望名字名留在生命册上,就必须得胜,一定要走到终点,不要回头,定睛仰望耶稣,直奔向前。在圣经最后一页上有一个警告,那个警告是说,如果你在《启示录》上随便增删什么内容的话,上帝就不让你和生命树有分,这就是贯穿头尾的中心思想。
还有其他的经文告诉我们上帝的保守大能,圣父、圣子和圣灵都站在你这边,你占有一切优势,只要继续相信,必能到达终点。上帝愿意实现祂的应许,但前提是我们要保守自己。比如《犹大书》这卷短书,最后一节说:“祂能保守你们不失脚。”不是说祂“必定”,而是说祂“能够”,但是前面的一节经文说:“要保守自己常在上帝的爱中。”保罗说:我们的未来有确据,但是条件是你要继续相信。坚持下去,坚持下去,继续往前走。这就是《希伯来书》从头到尾的中心思想。
上帝能够保守你,整个天上都支持你,圣父、圣子、圣灵。但是上帝爱你,祂不会强迫你,不会把你当做木偶来操弄,祂会带领、保守、引导你,但你要保守自己。保罗说:“我深信祂能保全我所交付祂的,祂必能保全我所交付的。”接着他又说:“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所以重点是,上帝会保守你,但你也要持守信心。
《希伯来书》所列出的这些信心英雄,他们到死都存着信心,希望我们都是如此,希望我们都会继续相信,希望我们都能靠着羔羊的血得胜。不是靠行为得救,而是靠持续的信心,圣经讲得很清楚,千万别扭曲了。
最后我们要来下一些结论:
《希伯来书》清楚的告诉我们,基督徒有可能失去救恩,这是我们需要留意的一个危险。有些基督徒紧张兮兮,对自己的得救很没有把握,这个结论会让他们带着满腹怀疑上床,其实没有真正的安全感,才会怀疑,真正信靠耶稣的人是不会动摇的。(结论一,失去救恩是可能的。)
第二,一旦沉沦,就不可能挽回。我相信这是《希伯来书》第六章的信息。
第三,上帝的命定,需要我们持续的配合。预定的结果不会自动产生,上帝确实预定拣选我们,祂先拣选我们,我们才选择祂,但是祂需要我们的配合。就像快要溺毙的人,有人丢给他一条绳子,叫他赶快抓住,而且紧紧抓住直到上岸为止。我问你们个问题,你们认为这个人上岸以后会不会说“是我抓住绳子才救了自己”呢?不可能的,他一定会说:“是那个人救了我。”如果认为是自己抓住绳子才得救的,那是一个错误的想法,非常的错误。所以《彼得后书》才会说:使你们所蒙的恩召和拣选坚定不移。上帝已经拣选你,你必须坚定不移,坚持下去,继续成长,将来到了天上,才会受到热烈欢迎。你希望受到热烈的欢迎,就要坚持下去,使你们所蒙的恩召和拣选坚定不移。
预定论?这我相信。上帝预定我做祂的儿女,上帝拣选我,早在我选择祂之前,祂就拣选了我,这是事实,对吧。但我需要使所蒙的恩召和拣选坚定不移,要紧紧抓住绳子直到安全上岸。是上帝救了我,不是绳子,也不是我抓住绳子的缘故;不可能说是绳子救了你,或说抓住绳子才得救,是祂救了你,但是祂说:要紧紧抓住,直到我送你到安全之地。我要等到抵达天上,才会想用“安全”这个词,等我走到黄金街上,我会大叫:我安全了。我甚至打算说:我终于得救了。我终于得救了,上帝完成了祂所展开的善工。但是整本圣经都在强调,持续相信、持续信靠、持续抓住绳子、直到抵达终点。
我希望这有助于你们了解,也许有些人听了不高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主题。我希望自己又是加尔文派又是亚米念派,我希望自己两者都是。有个人来听我讲了三个月道,他问我:你到底支持加尔文还是亚米念?我说:你听我讲了三个月,应该已经知道了。他说:对啊,所以我才感到困惑,你有时候听起来像加尔文派,可是有时候听起来又像亚米念派,“预定论”和“自由意志”是老掉牙的主题了。我说:你应该知道的。他说:我不知道你是哪一种。我说我两者都是。他说不可能。我说:理性上不可能,我无法在理性上融合这两派,但是我知道两派都对。两派都希望能够重写部分的新约圣经,两派都有他们所谓的“问题经文”,但是我相信上帝能够保守我们,我也要保守自己在上帝的爱中,紧紧的抓住祂,直到抵达终点。
《希伯来书》在这方面的教导,我们不能加以扭曲,也不能说它问题很多,其实《希伯来书》讲得很清楚,我们需要听,尤其是为自己的安全着想,甚至为子女的安全着想,我们绝对不可以为了逃避这个难题,就否认耶稣。耶稣曾经对祂的门徒说:“你们若在人面前不认我,我在父面前就不认你们;但你若坚持到底,就可以分享我的荣耀。”道理就是这么简单,所以你必须得胜,你的名字就不会从羔羊的生命册上被涂抹,羔羊的生命册打开,你的名字在上面,耶稣会这么说:他是我的羊,他从来没有不认我,所以现在他是我的。
好,第四个结论是,要得赦免,也要追求圣洁;要得到上帝的赦罪,还要竭力的追求圣洁,才能够抵达终点。《希伯来书》有一节经文上面是说:要竭力追求圣洁,非圣洁,没人有能见主。许多人希望罪得赦免,却不想追求圣洁,有些人信耶稣,希望追求今生的快乐,永恒里再去圣洁,但新约圣经清楚指出,上帝要我们今生活出圣洁,到永恒里再享受快乐,这跟我们想要的却是相反。高唱享乐主义的这一代只要享乐,不要痛苦。
《希伯来书》十二章说:上帝会管教我们,使我们痛苦,因为祂希望我们更圣洁。上帝非常在乎圣洁,祂会严加管教祂的儿女,《希伯来书》甚至说:你若从未被上帝管教,就是私生子,不是亲生的。因为祂若是你的父,就会管教你,因为祂希望你做个好孩子,好孩子,所以《希伯来书》非常强调圣洁。福音并不是罪先得赦免,再培养圣洁,“赦罪”和“圣洁”都是上帝的恩赐,两者都是根据信心而来,但是两者你都需要。
耶稣有一个比喻讲得非常清楚,有一个王为他的儿子摆设筵席,在圣经里,《路加福音》和《马太福音》都有这个比喻,但《路加福音》只谈到邀请客人来参加喜宴,主人要请客,受邀的宾客却借口无法出席,于是主人就吩咐仆人说,你去大街小巷尽量找人来参加筵席,席上一定要坐满人。《路加福音》只写到这里,因为是写给非基督徒看的,非基督徒只需要听到福音的邀请全都准备好了,来吧。但是《马太福音》是写给基督徒看的,所以故事继续发展下去,接下来是王为儿子办的喜宴就要开始,所有应邀的宾客也都来了,其中有一个人他没有穿上喜宴该穿的礼服,王客气地问他说:朋友,你来参加我儿子的婚礼,怎么没有穿礼服呢?这个人无话可说,他本该穿上礼服的,但是他却穿着肮脏的旧衣服来参加王子的婚礼,王非常生气:你接受我的邀请,却懒得换掉这身旧衣服。王就下令绑起这个人的手脚,不准他再进来,并且把他扔进黑暗里,在那里哀哭切齿。这个故事的结尾很凄惨,你对非基督徒会说:邀请你参加喜宴,喜宴上保留了你的位子。但是对于已经接受邀请的人,你会说:你要换掉旧衣服。如果你连生活方式都懒得改变,那么对王是极大的侮辱,各位知道,这跟找借口不来参加一样糟,了解吗?可见“成圣”多么重要,我们需要把《马太福音》的故事告诉基督徒,而不是非基督徒,我们要向非基督徒说的是:来,筵席上为你保留了位子。但对即将赴宴的基督徒,我们应该说:你要换衣服,穿上白袍,也就是圣徒的义行,要活出圣洁。
在“遥远地方古城之外”这首圣诗里,有一句歌词说,“救主舍命,我罪得赦,祂使我得称为义;藉主宝血,我蒙救赎,终享天庭福祉。”耶稣受死不只是为了赦免你的罪,还要赐给你圣洁,祂流血舍命来洁净你,预备你可以上天堂。那些坚持到底的人,不断仰望耶稣,持续向前直奔,定意跑到终点得奖赏的,那才是耶稣寻找的人。
第五个结论是,上帝是个圣洁的神。我们常常会忘记这一点。各位知道吗,星期五我的书出版以后,我已经上广播接受访问了五次,都是地方电台,每一次访问主持人都问我:慈爱的上帝怎么会送人下地狱呢?却没有人问我:圣洁的上帝怎么会送人下地狱?但是上帝是圣洁的,祂的爱是圣洁的,祂不愿见到祂所爱的儿女不圣洁。各位,对于这一点,你会不会觉得很高兴?
《希伯来书》对基督徒有什么价值呢?接着我们要来看看。你们当中有一位帮我准备了两张图,谢谢你,你坐在哪里?谢谢你,做得很好。《希伯来书》对基督徒有什么价值呢?
第一,《希伯来书》帮助我们了解新旧约圣经之间的关系,这个“影子”的观念大大帮助我们了解了旧约圣经。
第二,这卷书信以基督为中心,帮助你定睛在耶稣的身上。《希伯来书》这整卷书信从头到尾都在谈论耶稣。
第三,这卷书信能帮助人建立信心。因为既然这么多观众在看你,就觉得大受激励,你会想要好好表现一番,愿意存着信心直到死亡。
贝康斯斐有一个人,在临终之前邀请所有的亲戚前来,他在发出的每一封邀请信上说:来!我要请你们来看基督徒怎样死。很不寻常,基督教信仰让人可以面对生,也可以面对死,他持续相信直到死亡。
第四,这卷书信警告我们,信心冷淡很危险。
第五,这卷书信强调基督徒要积极参与教会生活,要跟随传道人,要和传道人配合,不要停止聚会。当你面临逼迫压力的时候,团契生活可以坚定你的信心。魔鬼会找上落单的基督徒,所以面临压力时,应该跟教会保持联系,不要跟教会脱节,有了教会的支持,你的信心会更坚强。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个图吗,看起来好像很复杂,不过其实很简单。各位,我要举《希伯来书》中的两段经文来帮助你了解这卷书的含意,也许这个图会让你却步,但是我喜欢研究圣经,仔细了解经文真正的含意。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章和第二章,来了解一下在过去的旧约圣经时代,上帝透过天使向先知传讲祂的话,这条线以上是天,以下是地,天上的上帝透过祂的仆人天使、一点一滴地向先知说话,断断续续地晓谕祂的话。从旧约圣经可以拼凑出耶稣的生平,这里一下信息,那里一些信息,都在圣经里,但不是全放在一起,好像第一次打开拼图的盒子,只看到许多碎片。先知把上帝的话传给人,这些律法的话却带来死亡。但是如今在这末世,上帝透过祂的儿子向我们说话,后来祂的儿子为人舍命,上帝透过祂的儿子和使徒向我们说话。我们从旧约圣经听到先知的话,从新约圣经听到使徒的话,所以旧约圣经中的先知和新约圣经中的使徒告诉我们如何得到救赎。
耶稣来到世上,成为凡人,后来受死,回到天上,成为我们的开路先锋,这是耶稣在《希伯来书》中最令人喜爱的头衔,开路先锋就是打头阵的人,祂开路让我们可以跟随,祂做成救赎大功,好让我们一路跟随祂,回到天上。如今祂的地位高过天使,终于有一个人的地位高过天使,在耶稣升天以前,人的地位从来不曾高过天使。祂将所应许的圣灵浇灌下来,让人可以行神迹,这是《希伯来书》第二章提到的。这样,人就可以跟随耶稣,升到比天使高的地位,得着荣耀,真不可思议,你的地位将高过天使,他们会来服侍你,但是目前人类的地位比天使低一点。主张进化论的人不相信有天使,因为如果人是从猴子演进来的,那天使是怎么来的?各位,只有相信创造论的人会相信有天使,天使的地位目前高过我们,在各方面都比我们强,才智力量都比我们强,但将来有一天,因为我们的先锋耶稣地位已经高过天使,我们也会像耶稣一样,地位高过天使,最后在新天新地中,很多儿子会得到荣耀。
《希伯来书》提到很多天使,旧约时代天使地位高过人,但是新约时代,人的地位高过天使。这是因为上帝的儿子原本地位高过天使,祂曾经变成人,地位比天使低,后来升天,地位高过天使,透过所应许的圣灵,我们也要升高。其实很简单,对不对?帮助你稍微了解一下第一章和第二章,你读这卷书的时候,要把这个架构牢记在心。
接下来,这个图表非常复杂,如果你不想记,没关系。不知道你记不记得我前面曾经说过,希伯来的思考方式是水平的时间线,过去、现在、未来,但是希腊的思考方式比较跟空间有关,是垂直的上和下。《希伯来书》再度结合这两个方向,《约翰福音》也这样做过,所以我们有一条垂直线,上面是天,下面是地,无形的世界和有形的世界;另外还有时间线,隔开旧约和新约,全在十字架上交集。各位,信心带我们走过这个方向,从老旧的地上走到崭新的天上,了解吗?这是天上,这是地上;这是过去,这是未来,信心带我们离开过去和地上,进入未来和天上,这是《希伯来书》的思考方向。
但是人也可能走回头路,从新约回到旧约,从天上回到地上;这里是影子,而这里是本体,只是把垂直和水平放在一起。旧约的祭必须不断献上,但是新约的祭只献一次就够了;旧约的祭司有很多,是利未人,新约的祭司只有一位,是耶稣,祂是麦基洗德的等次;旧约的圣所是关闭的,但是新约的圣所则是门户大开,如今你可以直接进入至圣所。我很喜欢苏格兰一位家庭主妇的形容,她说她在厨房里,只要掀起围裙盖住头,就能立刻进入至圣所,所以她是活在这里。如果再回到下面这里,是不是很糟糕?
因着信,我们已经脱离现今的邪恶世代,进入将来的世代;因着信,我们从地上来到天上,从肉体、死亡和影子进入灵魂、生命和实体,但是你有两个方向可以走,一个是往那个方向,一个是回到这里。这是四到十章的重点。如果你们抄下这个图,可以给你一个架构,来了解《希伯来书》中的一切,会觉得复杂吗?其实并不复杂,也许是我的思想太复杂,所以用这么多图来说明,可能是如此吧。不过我想你应该了解这里结合了时间和空间,上面和下面,过去和未来。《希伯来书》主要是规劝我们继续往这个方向走,直到终点,不要回头走这个方向。所以不只要持续往前,不要往后;还要持续往上,不要往下。持续向前走、向上走,就像英国首相在二十一世纪初说的:往上、往上、往上,向前、向前、向前。那是竞选口号,但是《希伯来书》告诉我们要不断向上,不断向前,别回头,别往下走,别往下走。
《希伯来书》结合了希腊的垂直思考和希伯来的水平思考,全书思想敏捷,用词精妙,具有聪明的希腊头脑,但是书信中显然结合了希腊的希伯来的思考方式,希望用这个信息影响许多人。
终于讲完了,《希伯来书》就讲到这里,现在该你们去读这卷书了,希望对你们的理解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