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避风塘炒虾

(2011-08-07 20:49:03)
标签:

杂谈

分类: 食··我们的肠胃都是有记忆的

避风塘炒虾

    “避风塘”其实是香港的一处地名,始建于1862年,位于香港铜锣湾,原是当地渔民在飓风时节躲避飓风的一个渔港。近年来风行于餐饮市场的“避风塘菜肴”就起源于那里,避风塘的菜式味道浓郁风味独特,做法简单又好吃,如果把里头的虾改成鸡肉或鱼肉,用同样的配料同样的炒法,那样就变成了避风塘鱼和鸡。

    每年6到9月份,台风都会侵袭香港。为避免出入香港的船只遭到台风侵袭,1862年,香港政府在维多利亚海港修建船舶躲避台风的港湾。那里除了可以停泊 50艘巨轮外,还有许多小型船只也会来此躲避台风。共有11个避风的地方,最大的就是铜锣湾,被当地人叫做避风塘。
    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环境污染,香港沿海捕鱼为生的渔民,在香港附近的水域很难捕获到鱼,仅靠捕鱼已经难以为生。世代以大海为家的渔民,舍不得离开大海。相比之下,繁荣的铜锣湾却渐渐成为香港最繁荣的消费娱乐区。
    有渔民把目光瞄上了铜锣湾,开始驾船来到铜锣湾,支起炉灶,用渔家特殊的烹调方式,经营特色美食。比如:海鲜、粥、粉、面等,最出名的就是“避风塘辣椒炒蟹”、“避风塘草虾”、“避风塘炒面”等。
    每到夜幕降临,张灯结彩的渔船成群结队停靠在岸边,人们在摇橹的小艇上享受美食,欣赏表演,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渐渐形成一个“水上街市”。
    80年代开始,“避风塘”以其特色风味被带到岸上。从此,日本、新加坡、美国、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悄然兴起了一家家的“避风塘”,有的城市还将“避风塘” 引进星级宾馆。

 

    原料:虾300克、面包糠、红尖椒末、蒜末、葱花、盐、料酒20毫升

   做法:1、将虾剪掉须、脚,用盐、料酒腌10分钟待用;

     2、炒锅置于火上,倒入适量的油,待六成热时倒入蒜末、红尖椒末,炒成金黄色后捞出沥干油;

          3、用底油爆香葱花,然后倒入腌制好的虾,用中火翻炒,至脆香盛到铺了厨房纸上去去油;
          4、锅里放点油用小火炒香葱花和蒜末和小辣椒至香。倒入面包糠小火炒至金黄色。倒入虾加点胡椒盐和白糖,小火翻炒几下即可出锅。



避风塘炒虾

避风塘炒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