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IC的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ROIC=NOPLAT/IC
NOPLAT一般称作“税后经营利润”,有教材称作“息前税后利润”,是指息税前利润EBIT扣除经营所得税得到的。
IC是投入资本,包括各种有息负债、权益资本。
下面简要陈述一下分子、分母的内涵及如何计算得到它们。
一、关于NOPLAT
对于NOPLAT,我们应该明白几点:
i.NOPLAT是通过EBIT计算得到的,因此剔除了利息费用;
ii.NOPLAT不包含各种非经常性损益,如一次性的投资收益,也不包括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
iii.计算NOPLAT,就中国的财务报表而言,可以以营业利润为基准进行调整得到,即先匡算出EBIT,EBIT=营业利润+财务费用-非经常性投资收益。这里的“非经常性投资收益”指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一次性的证券转让收益、一次性的股权转让收益,至于“来自联营企业、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则属于经常性的、正常的经营利润。
以万科、保利07年的财务数据为例,我们可以匡算一下EBIT和NOPLAT。
万科:
07年营业利润=76.53亿
07年财务费用=3.6亿
07年非经常性投资收益则麻烦一些,我们可以打开万科07年的年报和报表,因为万科有一部分“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也有20多亿的长期股权投资,报表上显示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是-0.22亿元,报表附注显示公司07年一次性的股权转让收益是0.74亿元,因此我们可以综合得到:
07年非经常性投资收益=-0.22+0.74=0.52亿
公司07年的EBIT=76.53+3.6-0.52=79.61亿
公司07年综合所得税率=23.24/76.42=30.41%
公司07年NOPLAT=EBIT*(1-T)=79.61*(1-30.41%)=55.4亿
同理,对于保利地产而言:
保利:
07年营业利润=20.54亿
07年财务费用=-0.32亿
07年非经常性投资收益=0.01亿元(注:查看保利地产07年年报,公司投资净收益为2.07亿元,全部是来自合作项目所得的投资收益,均不归属于“非经常性损益”,此2.07亿元可以看成是经常性收益)
公司07年的EBIT=20.54+(-0.32)-0.01=20.21亿
公司07年的综合所得税率=7.75/24.03=32.25%
公司07年NOPLAT=EBIT*(1-T)=20.21*(1-32.25%)=13.69亿
二、关于投入资本IC
投资资本IC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包括目前一些流行的教材也有一些疏漏。这里只考虑期初的IC,计算出期初的ROIC。
投入资本IC包括:权益净资产及有息负债,同时应该扣除掉超额现金及非经营性资产。
从概念框架上,这种界定很清晰,但在实践中则有一些难题:
i.有息负债包括哪些项目?
毫无疑问,公司债券和长期借款属于投入资本,其实“一年之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大多属于即将到期的长期贷款,也算是投入资本,很多教材上将这一点忽略了。从理论上说,“一年之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这个会计科目也核算长期应付款、专项应付款、预计负债等,但在实践中以有息负债居多。
此外,短期借款怎么看?严格的说,短期借款尽管是有偿使用的资本,但不算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但是在实践中很多公司是“长款短借”,短期借款会维持在一个稳定的余额,此时短期借款也算是投入资本。
但是,临时性的短期借款肯定不能算是投入资本,只是我们外部投资者根本很难分辨出哪些短期借款是临时性的借款,哪些短期借款是经常性的借款,因此,只能采取折衷的方法,将全部短期借款视为投入资本IC的一部分。
还有一个问题,就合并报表而言,ROE=权益净利润/权益净资产,那么少数股东权益算什么?少数股东权益形式上归为权益,其实其性质是负债,其利息就是“少数股东收益”,这也是权益净利润之前的扣除项目,因此,可以将少数股东权益视为有息负债。当然,交易性金融负债也算视情况考虑是否算作投入资本IC。
因此,综合起来就是:
有息负债=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一年之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少数股东权益
ii.非经营性资产怎么界定?
这也是一个很模糊的问题,我们知道,在资产负债表左方表示资产,右方表示资本,但是目前已经不搞“专款专用”了,很难分辨出某一块资产是什么资本乃至是无息的自发性负债形成的。
我们并不难界定出非经营性资产的数额,但是这一块资产是由哪一部分资金形成的?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它也许是由无息的流动负债形成的。
这一问题本人也没有好的答案,不过,按目前流行的算法,投入资本IC仍要扣除掉非经营性资产,包括与分子NOPLAT无关的股权投资、其他经营性资产。
至于超额现金,这也是一个估计数字,取决于对公司经营特点的深入了解,就A股大部分公司而言,我们可以认为它们没有任何超额现金,但像茅台这样的公司则较特殊。
下面以万科、保利07年年报的财务数据为例,来匡算一下期初的IC,并最终算一下两家公司的期初ROIC。
万科:
期初有息负债=期初短期借款+期初长期借款+期初应付债券+期初一年之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期初少数股东权益=27.15+95.11+0+10.90+21.24=154.4亿
期初权益净资产=148.82亿
非经营性资产=0
合计投入资本IC=154.4+148.82-0=303.22亿
因此,万科07年的期初ROIC=NOPLAT/IC=55.4/303.22=18.27%
保利:
期初有息负债=期初短期借款+期初长期借款+期初应付债券+期初一年之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期初少数股东权益=6.55+36.22+0+6.16+3.8=52.73亿
期初权益净资产=36.27亿
非经营性资产=0
合计投入资本IC=52.73+36.27+0=89亿
因此,保利地产07年的期初ROIC=13.69/89=15.38%
希望关于ROIC的计算这个问题,到现在为止基本上阐释清楚了^_^。
豹豹于2008年10月8日中午
WACC
英文Weighted
Average Cost of
Capital的缩写。WACC代表公司整体平均资金成本,可用来衡量一个项目是否值得投资;项目的回报必须不低于WACC。
计算WACC时,先算出构成公司资本结构的各个项目如普通股、优先股、公司债及其他长期负债各自的资金成本或要求回报率,然后将这些回报率按各项目在资本结构中的权重加权,即可算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反映一个公司通过股权和债务融资的平均成本,项目融资的收益率必须高于这个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该项目才具有投资价值。计算公式=(债务/总资本)*债务成本*(1-企业所得税税率)+(资产净值/总资本)*股权成本。其中,债务成本和股权成本用债务人和股东要求的收益率表示。至于债务成本一项要乘以(1-企业所得税税率),是因为与股权融资相比,债务融资可以使企业少缴企业所得税,因为利息在计算利润时是被扣除掉的,而所得税的计算又是按照利润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的,显然被扣除利息后的利润乘以一定比率所计算的所得税要比不扣除的计算的少,基于此,所以说利息能够抵税。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举例说明:某企业共有资金100万元,其中债券(Wb)30万元,优先股(Wp)10万元,普通股(Ws)40万元,留存收益(We)20万元,各种资金的成本分别为:6%、12%、15.5%和15%。试计算该企业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1、计算各种资金所占的比重:
Wb=30÷100×100%=30%
Wp=10÷100×100%=10%
Ws=40÷100×100%=40%
We=20÷100×100%=20%
2、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Kw=30%×6%+10%×12%+40%×15.5%+20%×15%=12.2%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wiki.mbalib.com/)
少数股东损益(minority
interest income)
少数股东损益是一个流量概念,是指公司合并报表的子公司其它非控股股东享有的损益,需要在利润表中予以扣除。利润表的“净利润”项下可以分“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和“少数股东损益”。其对应的存量概念是“少数股东权益”。例如,某公司母公司产生1亿元利润,同时有一家控股70%的子公司也贡献1亿元利润,这样公司合并报表显示共有2亿元利润,但这2亿元并非全部归公司股东所有,还需划出控股子公司利润的30%,既3000万元分配给该子公司的少数股东,这样,公司全体股东可以享受分配的最终利润为1.7亿元。关于少数股东损益有一个财务分析技巧,由于上市公司对并表子公司的经营状况披露有限,投资者可以从少数股东损益的多少来了解子公司的经营状况。在合并范围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如果少数股东损益下降了,则反映子公司经营不佳,分给少数股东的利润按比例下降。相反,如果少数股东损益上涨则反映子公司经营走好。
净债务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wiki.mbalib.com/)
(Net
Debt)
什么是净债务?净债务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中总债务减去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债务额。例如,具备所发行的12.5亿美元的生息性流通债务和10亿美元现金余额,公司将拥有2.5亿美元的净现金余额。针对债务而减去现金的做法在拉美和欧洲甚为普遍,二债务率通常是运用净债务二估计的。
总债务和净债务。总债务指的是公司发行与流通的所有债务。净债务是总债务和公司现金余额直接按的差额。为了得到公司的价值,通常较为安全的是,一发行与流通的总债务为基础估价公司,并且把流通的现金余额添加到经营性资产的价值上。然后,对总债务的利息支付赋予债务的税收效益,及可以估量公司把现金约进行投资是否能够有效地影响价值。
孤独求败的英雄
神奇公式的发明者——乔尔.格林布拉特管理的戈坦资本(Gotham
Capital)自1985年以来取得了接近40%的年化收益率,其管理资产规模也由最初的100万美元狂飙到现在超过100亿。
1988年到1998年,乔尔.格林布拉特的年均投资回报率高达50%;从2000年到2009年,乔尔.格林布拉特的年均回报率依然高达19.8%,同期巴菲特的回报率仅为5.1%,标普500指数的回报率为0%。同期回报率能与之抗衡的只有詹姆斯.西门斯创立的大奖章基金,有所不同的是,神奇公式完全公开,不像大奖章基金的盈利模式一直不被大众所知晓。
神奇公式美国市场历史溯源验证:
美国市场历史溯源从1988年到2004年,神奇公式的年均收益率高达30.8%,17年时间积累收益达96倍;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表现为12.4%,累计收益仅有7.3倍。
神奇公式中国市场历史溯源验证:
中国市场历史溯源从1996年4月30日到2011年4月30日,神奇公式的年均收益率高达32.2%,17年时间积累收益达87倍;同期上证指数的表现为11.71%,累计收益仅有5.88倍。神奇公式能够长期战胜市场的精髓在于:选择性价比高(神奇公式排名靠前)的股票进行调换,通过保持持有的股票始终处于性价比最高的状态以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所谓性价比高的股票是指:好公司,低估值。
评价公司好坏的指标是资本回报率(用净资产收益率作为类比),资本回报率=息税前盈余/(净营运资金+净固定资产)。评价估值高低的指标是盈余回报率(用市盈率作为类比),盈余回报率=税前息前盈余/企业价值。(企业价值=企业股票市值+企业债务市值)。有句话是这样的:好的公司太贵,便宜的股票公司质量太差。长期投资能否战胜市场的秘诀就在于能否在2000多只股票中删选出性价比高的股票就行投资;神奇公式就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风向标。神奇公式不适用金融类企业的报表,所以删选出来的股票不包括金融股。我们用神奇公式将所有股票进行排名,每隔5秒钟排名刷新一次。剔除业绩大幅波动的股票,选择神奇公式排名靠前的股票进行定期(报表期调换)或者不定期调换(股票大涨导致排名落后),将帮助投资者获得长期的超额回报。
把买进的股票成本价修改成0元或者1元,这样下次出现换股机会时就不会因为被套而舍不得割肉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