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现代汉语语法
(2018-04-24 09:18:05)
标签:
转载 |
分类: 大学语文 |
第 五
一、填空:
1、“学点语法”中的“语法”指客观存在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上午看哲学,下午看语法”中的“语法”指_______________。
3、“语法、修辞都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中的“语法”指_________________。
4、划分词类的标准是词的________。
5、实词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虚词在结构中起________和________作用。
6、实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虚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词与词组合成短语,既有________上的要求,又有________上的要求。
8、根据短语内部词和词的____________,短语可以分为12类。
9、从功能角度看,短语可以分为________短语、________短语和________短语三类。
10、主谓短语从功能角度可以分为三类,其功能分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根据其性质可以归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状中短语从功能角度可以分为两类,其功能分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根据其性质可以归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类。
12、根据不同的语气,句子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类。
13、动词性谓语句包括________谓语句、________谓语句、________谓语句、________谓语句、________谓语句等几种类型。
14、疑问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形式。
15、条件复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形式。
16、复句分类的依据是它的____________,分类的标准是它的____________,主要是关联词语。
17、词性误用常出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类词之间。
18、常见的语病主要有________误用、________残缺、________安排不当、________使用不当、________搭配不当等。
二、单项选择:
1、“我在假期里去过北京。”其中的“在”是________。
A、动词
2“我们俩比一比。”其中的“比”是________。
A、介词
3、“我们无言以对。”其中的“对”是________。
A、介词
4、下列都是名词的一组是________。
A、刚才、将来
5、下列都是副词的一组是________。
A、将来、今后
6、下列都是形容词的一组是________。
A、轻微、显然
7、下列词语________组都是词。
A、人马、人手
8、下列词语________组都短语。
A、绿化、菜花
9、下列词语________组既有词,也有短语。
A、个人、假条
10、下列短语都是述宾短语的一组是________。
A、学习外语、采购一吨
C、说明问题、解释清楚
11、下列短语都是述补短语的一组是________。
A、外国语言、购买一箱
C、跑得不快、解释清楚
12、下列短语都是主谓短语的一组是________。
A、对于他们、把这问题
C、说明问题、解释清楚
13、下列短语都是定中短语的一组是________。
A、学习外语、采购一箱
C、跑了一里、跑了三趟
14、下列短语都是联合短语的一组是________。
A、学习外语、我喜欢的
C、古城苏州、工人农民
15、下列短语都是名词性短语的是________。
A、我的祖国、今天中秋节
C、兴奋极了、庄严宣告
16、下列短语都是动词性短语的一组是________。
A、反动透顶、心情舒畅
C、打扫干净、明天周末
17、下列短语都是形容词性短语的一组是________。
A、学习宣传、跑得不快
C、高兴得很、非常丰富
18、“多香的花!”句型是________。
A、主谓句
19、语法这一术语有
A、一种
20、“人、百、个”这三个词都是________。
A、体词
21、________能用数量短语修饰。
A、代词
22、“今天星期日”是________。
A、主谓短语
23、“去打电话”是________。
A、主谓短语
24、“你的到来”是________。
A、体词性句法结构
C、加词性句法结构
25、“小李写了一篇文章”中的“小李”是________。
A、施事主语
26、“拿他一本书”中的“一本书”是________。
A、近宾语
27、“他推开门走了出去”是________。
A、连动句
28、“只要A,就B”是________。
A、因果复句
29、“我越学越爱学”是________。
A、倒装句
三、分析应用题:
1、根据语法功能,指出下列实词所属的类别:
限制(
兴趣(
绿色(
2、分析下列短语的结构层次关系:
(1)在大海里捞针
(2)人人都要学习法律知识
(3)从教室的窗户向外望
(4)他昨天带回来不少唱片
(5)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是直辖市
(6)他一口气就读完了这本小说
3、用划线法分析下列多重复句:
(1)成绩能够鼓舞人,同时会使人骄傲;错误使人倒霉,同时也是很好的老师。
(2)如果把人类的饮食男女这些机能同其他社会活动割裂开来,并使它们成为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么,他们的性质就和一般动物所具有的没有什么差别了。
(3)尽管我们仰慕某些科学家的大名,但我并不因此认为他们是万能的,因为他们不可能掌握真理的全部,而他们的权威有时甚至阻碍了他们的进步。
(4)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5)只有充分地利用我国的人力物力资源,尽快缩短我国生产技术水平和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才能最迅速地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加速四个现代化的进程。
(6)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7)只讲民主,不讲集中,那就会走向极端民主化,走向破坏纪律的自由放任主义;只讲集中,不讲民主,就会走向官僚主义,搞“一言堂”和命令主义。
(8)别人说得对,我们就应该欢迎,并要向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说得不对,也应该让别人说完,然后慢慢加以解释。
4、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1)方方正正的博士帽,是每个人都羡慕的称号。
(2)只有这样,才能造成心情舒畅、生动活泼。
(3)没有人否认京杭大运河不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4)根据合同,甲方保证在两年之内为乙方培养四个实验室工作人员。
(5)不论在前进的路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是我们也能克服。
(6)这个经验值得广大体育工作者的重视。
(7)今年秋天,村民们正在准备收割庄稼时,气象台发布了台风的消息。
(8)这个问题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引起了讨论。
(9)我国石油的生产,已经能自给自足了。
(10)我们的足球队员要加大运动量,克服下半场体力不足。
四、简答题:
1、怎样区别词和短语?
2、句子产生歧义的原因有哪几种?消除句子歧义的方法有哪些?
4、什么是词类?为什么要给词分类?
5、汉语划分词类的依据是什么?
语法·参考答案
一、填空:
1、用词造句的规律
2、语法教材
3、研究语法规律的科学
4、意义、功能
5、能充当句子成分、连接、附着
6、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
7、意义、语法
8、结构关系
9、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
10、与别的词语的组合能力、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
11、造句功能、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
12、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13、动词、述宾、述补、连述、主谓
14、是非问、特指问、正反问、选择问
15、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无条件
16、意义基础、形式标志
17、名词、动词、形容词
18、词性、成分、语序、关联词语、句子成分
二、单项选择
1、B
12、D
22、A
三、分析应用题:
1、动词
名词
2、(1) 在 大海 里 捞
状 |
中 |
|||
介 |
词 |
述 |
宾 |
|
|
方 |
位 |
|
|
(2)人人 都 要 学习 法律 知识
主 |
谓 |
||||
|
状 |
中 |
|||
|
述 |
宾 |
|||
|
述 |
宾 |
|||
|
定 |
中 |
(3) 从 教室的 窗户 向 外 望
状 |
中 |
||||
介 |
词 |
状 |
中 |
||
|
定 |
中 |
介 |
词 |
|
(4) 他
主 |
谓 |
||||
|
状 |
中 |
|||
|
述 |
宾 |
|||
|
述 |
补 |
定 |
中 |
|
(5)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是 直 辖 市
主 |
谓 |
|||||
联 |
|
|
合 |
述 |
宾 |
|
|
定 |
中 |
||||
(6)他
主 |
谓 |
||||||
|
状 |
中 |
|||||
|
定 |
中 |
状 |
中 |
|||
|
述 |
宾 |
|||||
|
述 |
补 |
定 |
中 |
|||
3、(1)成绩能够鼓舞人,|| 同时会使人骄傲;| 错误使人倒霉,|| 同时也是很好的老师。
(2)如果把人类的饮食男女这些机能同其他社会活动割裂开来,|| 并使它们成为唯一
的终极目的,| 那么,他们的性质就和一般动物所具有的没有什么差别了。
(3)尽管我们仰慕某些科学家的大名,|| 但我并不因此认为他们是万能的,| 因为他
们不可能掌握真理的全部,|| 而他们的权威有时甚至阻碍了他们的进步。
(4)掌柜是一副凶脸孔,||| 主顾也没有好声气,|| 教人活泼不得;| 只有孔乙己到店,
||| 才可以笑几声,|| 所以至今还记得。
条件
(5)只有充分地利用我国的人力物力资源,|| 尽快缩短我国生产技术水平和世界先进技
术水平的差距,| 才能最迅速地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加速四个现代化的进程。
(6)这种作风,拿了律己,|| 则害了自己;| 拿了教人,|| 则害了别人;| 拿了指导
革命,|| 则害了革命。
(7)只讲民主,||| 不讲集中,|| 那就会走向极端民主化,||| 走向破坏纪律的自由放
任主义;| 只讲集中,||| 不讲民主,|| 就会走向官僚主义,||| 搞“一言堂”和命令主
义。
(8)别人说得对,|| 我们就应该欢迎,||| 并要向别人的长处学习;| 别人说得不对,
|| 也应该让别人说完,||| 然后慢慢加以解释。
条件
4、(1)把“方方正正的博士帽”改为:“博士”。主谓搭配不当。
(2)在“活泼”后加上“的局面”。缺少宾语中心语。
(3)删去“不”。三重否定把意思说反了。
(4)把“个”改为“名”。“个”和“实验室”、“工作人员”都能搭配,容易造成歧义。
(5)把“不论”改为“虽然”。“不论”与“都”搭配,不能与“但是”搭配。
(6)删去“的”。“值得”必须带非名词性宾语。
(7)在“气象台”前加上“听到”。缺少谓语中心语。
(8)把“广泛引起了讨论”改为“引起了广泛讨论”。语序不当。
(9)把“生产”改为“产量”。主谓搭配不当。
(10)在“不足”后加上“的现象”。缺少宾语中心语。
四、简答题:
1、(1)从语言单位区别。词由语素构成,构成词的语素意义互相融合,失去了独立性,内部成分的结合十分紧密;短语由词构成,构成短语的词的意义是独立的,内部成分的结合比较松散。(2)用扩展法区别。词的内部关系紧密,不能插入别的成分,否则意义就会改变;短语内部关系较松散,可以插入别的成分,而意义不会改变。
2、句子产生歧义的原因:(1)由多义词产生的歧义。(2)由句法关系不明产生的歧义。(3)由语义关系含糊造成的歧义。(4)由层次不清产生的歧义。
消除句子歧义的方法:(1)更换字面。如“三个工人的建议”,把“个”改为“位”或“项”,就没有歧义了。(2)改变语序。如“下午我们小组讨论”,移动“下午”的位置,就可以分化为不同格式。(3)变换句式。如“他拿了五块钱出来交给我”,可改为“他把五块钱拿出来交给我”,或改为“他拿了五块钱,出来交给我”。
3、(1)最主要的区别是语法功能不同,实词能独立充当句法成分,虚词不能独立充当句法成分。(2)实词有比较实在的意义,虚词主要表示语法关系,意义比较虚。
4、答:词类指的是词在语言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类别。语法上给词分类,为的是说明语句结构的规则,指明词的用法。
5、答:对汉语的词进行分类,须以词的语法功能为依据。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的组合能力,表现为:(1)能充当什么句法结构成分,不能充当什么句法结构成分。例如名词经常作主宾语,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2)能跟什么词组合,不能跟什么词组合,组合以后发生什么样的关系。例如名词前面可以加数量词,组合后发生偏正关系。名词的前面不能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