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猪对老猪影评的评论:南京!南京!

(2009-04-27 17:44:29)
标签:

文化

分类: 关注的耳朵

    老猪的手脚真是快啊!又把小猪的影评给抢了,小猪也就是上个周末偷了一下懒。为防止新浪删除篇幅长的评论,特把对老猪影评的评论单独发表。
    电影刚开场,一个日本兵骑了一辆自行车经过,小猪说:“太阳帝国”,后来孙中山的铜像被拉倒,日本兵兴高采烈的冲上去摇旗呐喊,小猪说:“父辈的旗帜”。出电影院的时候,小猪说:“嗯,还是更像硫磺岛家书”。虽然小猪一直都在寻找陆川模仿美国电影的痕迹,但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好片。既没有为了还原历史的真相而讨好日本人,也没有像以前的爱国题材一样将民族耻辱和仇恨放大到极致。
    最满意的片段:占领南京的庆典是在一片废墟上盛大而严肃的场景,让小猪反思,这难道就是战争的意义么?杀戮、毁灭,仅仅为了满足人类的征服欲。

    最不满意的片段:范伟跟秦岚告别,决定用自己的死换取某个化妆成仆人的中国军官的逃生。首先此举违背了人性,范伟在剧中是个左右逢源只求一家人好好活着的人,突然来了个凛然就义,这个所谓的升华有点无厘头。其次他救的这个军官前面并没有出现过,小猪瞪大眼睛看,确认不是刘烨复活。几秒钟的镜头,值得有人为他送命,也没有前后文的交代,更显突兀。再次,所谓的个人价值大小论也不成立。当时政府已经撤走,只剩下一座空城,不管百姓的死活,这个军官的价值能有多大?范伟作为一个商人,和各国的人都能很好的打交道,救了不少人,他这条命才更应该活着。
    从前小猪不太认可很多用着日本货仍盲目仇恨日本人的小年轻,看完这部电影中真实展现的残酷、麻木、苦难,小猪终于能够接受,战争造成的仇恨,是世世代代都无法磨灭的,即使这种仇恨是非理性的。也许这些小年轻用着SONY的电脑,擦着资生堂的化妆品,开着凌志的车,但恨就是恨,没有道理可讲。就像美国电影总是标榜自己的理智、大气、人性,用了极度的宽容对待二战,但他们电影中的日本人形象总是比德国人形象猥琐很多,因为日本人炸了他的珍珠港。这部电影一出,争议多多。欣赏吹捧者多是努力从主观感性中跳出来,探究和反思人性的黑暗和光辉,实属不易;批评谩骂者多是不能从民族情感上接受日本兵还有愧疚和深情的一面,无可厚非。如果以前,小猪会说大家明知道都是人,都有七情六欲,我们应该理解。但今天,小猪也做不到大度地直面惨痛的历史。正是有了一个日本兵的痛苦悔恨,才更突显出当时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说陆川恶心的有,骂陆川汉奸的有,但我想他的成就达到了,他单纯作为一位电影导演的被关注度足够了。站在风口浪尖,出类拔萃,总避免不了不同的声音。大可不必如此较真,历史不是一部电影能还原的,仇恨也不是一部电影能化解的。采用什么样的视角,只反映心智的成熟度和艺术的高度。
    至于老猪很感慨的“高大背影”,小猪当时的第一感觉是《星战》中的达斯瓦德,嘿嘿有点不严肃哈!

    还有一点关于中国电影和导演的思考。平时很爱看好莱坞的片子,文艺片也好,商业片也好,都胜过中国片。佩服他们用很现代很科技的手法反应很传统的文明和价值,更佩服他们能给文艺和商业找到很好的接合点,可以概括为有内涵、能赚钱。中国的却不同。张艺谋是位优秀的导演,可早年的作品叫好不卖座,后来改投商业片阵营,却一部比一部缺乏智慧的光芒。陆川和贾樟柯这样优秀的导演似乎又在重复这条路。明明有很多有价值的作品,票房却一直不理想,将来也必将走上商业片的道路。《南京南京》应该算部商业片吧,铺天盖地的宣传,强大的明星阵容,将戏份不多的刘烨放在首位,都是号召票房的手段,是不错的尝试。小猪不理解为什么中国的电影不能取得艺术和商业的平衡,觉得只要拿过奖拍过好片的导演,就能召集到明星,就有吸金力,自然能拍出好的商业片。老猪却说,这个问题没有这么简单,中国的整个电影工业和电影文化跟美国都是不能比的。具体原因请老猪解说,这是不学经济的小猪怎么都没办法想通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