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边缘只是个相对的词语,与之对应的是“主流”。
边缘曾经是愤世嫉俗和隐讳的象征,边缘的艺术也随即成为了不登大雅之堂的小把戏。然而时代在变,小众的东西也终将变成大众的,而边缘的也将跻身主流殿堂。不管有没有人喜欢这种变化,至少喜欢边缘的人,他会拼命地把他喜欢的东西推介出去,就像我推销的happy
tree friends.
现在的许多主流其实是从边缘转化而来的,比如星战和超女;过去的许多主流在各种冲击和自身问题的逼迫下,正渐渐淡出舞台,比如春晚。边缘变成主流以后,如果在某个高峰嘎然而止,就成为了经典,比如许多许多东西。
我一直认为无论做任何事情,决定性的因素只有两个,一个是技巧,一个是实力。在某一方面非常出色的东西都会让人认同,所以日本动画片和美国大片同时被世人接受,日本a片男优在镜头前坚持的跟欧美猛男一样久。
边缘就是在人们羽翼未丰,几乎没有“实力”的时候,只能凭借超乎想象的技巧完成一个东西的状态,这时候成果往往不尽完美却令人惊喜不断。就像令狐冲身体虚弱,使出独孤九剑一样能击败强敌一样,技巧的作用极大程度上弥补了实力的不足,最后让边缘战胜了不合格的主流而成为了主流。
有个国家是边缘之都。在过去,这个国家拥有大量的天才艺术家,当然其中相当部分有精神问题,他们创造了无数醉人的作品,然而提起古典艺术,人们总是首先想起法国或意大利;这个国家拥有大批卓越的建筑师,街道上全部是与接吻的男人交相辉映的解构主义建筑,但是建筑界的人们总是无法赋予它犹如德国般崇高的地位;这个国家的足球队实力超群,不但球星多,打法也让人热血沸腾,但是没有人会把它与巴西相提并论。
这就是边缘的无奈和魅力,无奈在于无法得到多数人的认可,魅力在于那些认可它的人会疯狂地爱上它。
边缘的东西还会给人予满足的归属感。这种感觉有点类似于你对你家的后花园和大公园中的花坛的感情。喜欢的人少了,仿佛那样事物是这么一小撮人独占的——也许从群尸玩过界过来的pj的fans不会太喜欢现在的pj,因为过去pj是属于这么一群酷爱碎裂肢体和黑色幽默的年轻人,而现在的pj属于全地球的电影观众。这可能是鲁迅的后代看到自己的祖宅变成了旅游景点的心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