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矿泉水瓶盖有几个齿?

(2008-06-22 22:00:03)
标签:

图书营销

营销编辑

图书产品

it

分类: 不谈出版

周末家里断网,翻书之间,看到一篇短文——“主持人三考宗庆后”。晚上写博客,想以此文为引子,遂在网上搜索后在文中做了链接。

 

在短文中,主持人问了宗庆后三个问题,宗庆后对答如流(详情可以阅读“主持人三考宗庆后”一文)。“一个拥有一百七十多亿元身价的企业家,管理几十家公司和两万多人的团队,开发生产几十个品种的饮料产品,每日需要处理的事务,何其繁杂?可是,他连自己的矿泉水瓶盖上有几个齿都了如指掌。”对产品的了如指掌无疑是宗庆后成功的重要因素。

 

做IT图书营销有半年之余,谈及对产品的了解和熟知,有太多的不足。以《开源技术选型手册》为例,周四,《开源技术选型手册》主发上市。由于在本书上市之前投入了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对本书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随着新书上市,营销工作的全面展开,却发现由于对图书内容了解不够而导致营销工作进一步深入的瓶颈。于是,花了一天的时间通读全书。

 

之所以要对图书进行重新的通读,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无论你营销技巧有多高,也无法去营销一本连你自己都不了解的图书。”试想,要深入营销(比如在技术社区的推广)《开源技术选型手册》,如果对开源技术不了解(这里所说的了解不是指一定要达到一个专业IT人精通的程度。而是,当别人提到书里的一个技术名词、一个概念的时候,你至少要知道那大概是指什么。)当你向读者推荐这本书的时候,读者问你这本书主要是讲什么内容,为什么值得购买。你该如何向读者推荐呢?所以,拿到书后图书产品的了解和熟知应是一个营销编辑的首要任务。那么,怎么去了解和认识一本图书产品呢?在此,先简单的梳理一下(还比较凌乱),在今后的工作会进一步的整理。

 

第一,营销编辑对图书出版工作的全程介入。与策划编辑、文字编辑、美术/版式编辑一起,参与选题的调研、作者联系、封面/书腰/勒口设计与制作、宣传品的文案/设计与制作等环节的工作。在24小时样书出来后,最好能通过封面、封底、目录和文前页(一般书的文前页包括书的简介、序言、推荐序等等)进一步了解图书的图书的内容。如果时间允许,最好能通读全书。

 

第二,营销编辑应加强对图书涉及技术领域的了解和认识。需要弄清楚书中所讲的技术在目前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使用这种技术的人大概有多少,这项技术未来的趋势又如何。之所以要弄清楚这些问题,是因为这些问题有助于营销编辑把握这一类图书的整体市场份额,做到对销售心中有数。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市场敏感度,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营销编辑应加强与图书作译者的认识和沟通。我们对图书的了解还应该包括对书的作者,如果是外版书还应该包括对译者进行详细了解。要了解他们还写过哪些书,知名度如何,在此技术领域权威度如何等问题。对于技术图书而言,“人”也是营销的元素之一,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把作译者纳入到图书营销的队伍中来,配合营销编辑在营销过程中对技术认识和图书读者分布等认知的不足。

 

第四,营销编辑应加强对图书出版要素,即对图书本身的了解和认识。对书的本身了解和认识,应该包括如下几点:图书的定价、开本、出版日期、版次、装帧、封面设计、版式设计、字体、编校质量等几个要素。营销编辑要对图书的出版要素了如指掌。一本书能否最终被读者决定购买,不仅与书中的内容休戚相关,也与书的形式息息相关。

 

第五,营销编辑要加强对竞争图书产品的研究和认识。对同类竞争图书的分析和比较,是知道营销工作一个必要手段。比如,这本书的定价是否在同类书中有竞争力?这样的封面能否在同类书中脱颖而出?与同类书相比,版式设计的是否让读者更容易阅读?如果是外版书的话,与外版书的版式设计又有哪些不同?是否更符合国内读者的阅读习惯呢?

 

营销编辑如果能了解你负责营销的图书产品,在向潜在的读者群介绍和推荐产品之时,相信你离一个专业的图书营销编辑不会太远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