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对你有什么需要?
标签:
大学不知道书友交流人生规划大学生就业教育 |
我们一般很容易理解,人人都应该有一点儿理想,哪怕你的理想不那么远大,不那么吓人。
但是,你仅仅是把理想当作是一件旅行装备,还是把它当作是你同游这个世界的伴侣?你有反过来想一想,理想对你有什么需要吗?
这听起来很诡异,让我们拿一些实际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有一次,我见到一位自己的学妹,她跟我毕业于同一所大学,并且是同一专业,只不过她有个硕士学位,硕士毕业后也想进入出版行业工作。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建议她就图书市场做一些调查,并且给自己一个初步的出版方向定位,这样就可以深入地追踪这一出版方向上的新书动态,看看有什么值得一做的选题,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作者,通过写出图书策划草案的方式向图书公司求职。这个时候,你就不仅是一个普通求职者,而更像是在为一个出版项目寻求合作者。
她告诉我,自己目前正在应聘一家图书公司,老板也是差不多的想法,在跟她面谈之后,提出希望她花上一些时间提供一份图书策划案。她自己的想法比较新颖,是想要做一系列主打农村市场的图书。
我听了这个想法之后比较吃惊,因为以我在图书行业的有限经验来看,我几乎没有听说过“农村市场”这回事。对于特定的图书而言,比如养殖、种植类图书,在农村地区也许是有一定销量,但是对于大部分市场流通的图书,几乎不可能进入“农村市场”,这是出版业的一个基本现实。
并非我有意对农村市场持有偏见,或者说我不认为中国政府应该大力扶持和开发农村人口的阅读市场。现代农业的发展尤其是城市化进程,都对中国农民的原有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他们需不需要知识与技术的更新?他们需不需要分享新时代的科技与文化成果?当然都非常需要!但是,他们是不是现有图书市场的目标消费者?这一点就大为可疑!
中国图书市场与中国的经济发展状态极其相似,在少数发达的一线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可能创造了许多图书的大部分销量,在省会级城市,地区级城市,县级城镇,图书的一般销售量大幅递减。而在县级以下的广大农村地区,最大的图书发行系统新华书店几乎都没有进入,如果要建立一种农村发行系统,你的公司能够负担得了这样的成本吗?
所以,这件事从道义上是非常值得鼓励的,但从市场的角度来谈,则非常可能是不经济的。图书公司以利润最大化为追求,这样的主打农村市场的事情,更适合由国家来主导去做,或由传统的国有出版社,通过利用国家经费,开展送书下乡活动。图书公司也可以在其中发挥一些作用,做一些公益事业,但是不太可能把它看成是一种有直接利益的市场行为。
当然,也许你有一个大创意,可以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我鼓励你继续去思考和探索。但是作为马上要申请一份工作的出版策划案,我觉得它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你对图书市场的整体生态缺乏了解。你也许把写作策划案的过程当作了一个创意的过程,这没有错,但是你忽视了它还是一个调研的过程。如果你真的走访到广大农村去,去问当地人会不会买书,想要买什么样的书,能够接受什么价位等等,也许你的看法就会完全不同。假如为农民出书是你的核心追求,你要做的事情可能完全不同,你可能需要的是成立一个非营利机构,融得一些社会资金来做给农民出书赠书的活动。如果你这样做了,并且有一份扎实的报告,证明你的项目能够成功,我对这样的项目也会极为欣赏,它真正富有开创性,但是也许你只是坐在教室里在想,为什么不给农民们出一些书呢?我应该帮助他们啊,他们需要我为他们出一些书!
在这篇文章里,我想说的并不是图书市场的特点,而是一种思维方式。搞清楚你的理想对你有什么需要,而不要傻傻地单相思。
另一个故事,是一位《大学不知道》的读者与我分享的。他在某边远省份读新闻出版专业的本科,可以理解的是,同学们今年找实习都非常困难。因为出版领域是国家控制比较严格的行业,国有出版社人员已接近饱和,很少进行公开招聘,而民营的出版力量基本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少数城市。可是他却跟我说自己可以几个电话轻松搞定实习,如果不出意外也可以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地方获得工作机会,因为已经有多家公司和他谈过意向。为什么呢?难道他就是传说中有个“好爸爸”的那种人?
原来,他闲来无事的时候,或者说,唯一重要的正经事就是关注图书市场的行业动态。这样他能够及时地了解有哪些新书上市,它们做了哪些市场推广,哪些书正在热卖。他挑选出比较中意的图书,仔细阅读,并将自己的书评发布在不同的网站上,有些书评被网友转载,最终被图书的策划编辑们看到,他们开始与他取得联系,之后推出新书,也会把邀他的书评作为图书推广方式之一。一来二去,他认识了不少圈内的图书编辑,通过打电话给这些人,他轻松地搞定了在上海的暑期实习机会,就这样一步步奠定了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原来出版行业还需要书评!就是这么简单的需要你是否想过?如果你恰好学习出版专业或者未来有意向进入这一行业谋职,你是否写过几篇书评?是否写过几篇调研报告?是否写过几篇图书策划案?这些就是去跟业内人士结识、交流、合作、共事的基础,这些就是所谓“行业语言”!
总有人跟我抱怨说实习难找,工作难找,他恰好生活在一个信息资源贫瘠的地方;也总会有人跟我报告这样的好消息,这些有好消息的人在人群中总显得有点异类,有点“问题青年”,事实上,他们是那种能够在一个领域真正发现问题,定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
你也许有志于干某一行,如果你真有抱负的话,问一问这一行真正对你有什么需要。你需要一个理想是很明显的,但是理解理想对你的需要,有助于你真正地跟自己的理想发生亲密关系,而不只是想象性的关系。
许多年以后,当你回想起自己年轻时的理想的时候,希望你是站在一条理想成真的路线上,能够看到人生的进展与改变,而不是有许多不着边际的梦,最终你没有为任何一个负责过,哪一个梦想都不需要你。
点击试读网站:
新浪读书频道: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82891.html
新华网读书频道: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9-02/12/content_10808318.htm
图书购买网站:
新东方大愚书友会:http://www.dogwood.com.cn/p_detail.asp?catalogid=1&productid=84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