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背景信息:
昵称:zhaosha916
性别为:女
学历:硕士
专业:植物学
职业:在校学生
工作年限:0
具体问题: 以前不知道硕士是什么,狂热读了才发现硕士是做什么的,在目前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就是一个劳工,重复的做着一件事情,还要享受老板莫名其妙听起来又好似有些道理的管束,没有人会去关心你的未来。虽然我和老板关系还算和谐,浅层次上的,越来越想退学。三年的心得就是我不适合做这个,以后不要做这个。 但是我要做什么呢,感觉锐气消退了好多,别人好像总会看到我未来的美好,可我内心有太多的迷茫。我不甘心平淡的生活,渴望财富,渴望被社会承认,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我又不知道自己从何做起。 我喜欢商业,但是又不了解商业,时常想从头做起,可是又放不下自己的学历,我也知道学历不代表什么。 害怕失败!害怕失落!以前那个信心十足,勇于尝试的自己去了哪里?
抛开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体制和你的导师因素不谈,首先要看你对植物学本身的兴趣如何,如果你仅仅是不喜欢植物学研究工作,那么以生物学为背景,探寻生物应用领域的工作机会,寻找在生物相关公司内其他的非技术工作,你的专业背景都具有一定的就业优势。比如,一个学生物的学生,进入生物公司去做人力资源、市场与销售,由于你对生物领域的了解,对生物专业人才的了解,对生物产品的了解,由于你在校可能有各种校友资源,都会带给你一定的就业优势。
如果说什么能预见未来,那就是你的过去。以你读硕士才知道硕士是什么并且痛恨之的经历而言,读硕士之前,你本来可以很容易知道硕士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如何,找几个硕士认识并交谈、交往一下就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硕士是一个什么状态。所以,对于你欲进入的商业领域而言,为了不至于简单地重蹈覆辙,唯一可做的就是提前做好类似的调查。
专业和学历并不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想得那么重要,你的技能、素质和作为独特人才的个人特质如何,这些都比你选了什么专业,学了多少年更加重要。比如你的专业知识是你七年学习的结果,而你的个人素质却是二十几年历练而成,特质里面甚至更包含人的天赋因素,所以后两者在人才评价体系里更加重要。商业企业看中的是你能做什么,并且是否有相关的发展潜质,如果你痛恨自身的专业,却又死守着不放,你的学历和专业才会成为自身人生发展的真正障碍。一个信息是,很多顶尖企业一般性商务人才的招聘,并不特别限制你的学历和专业,问题还是——你能做什么,并且是否有相关的发展潜质。
没有任何人,任何方法可以保证你在商业领域的成功,你要做的就是探索与自身兴趣、能力、价值观相接近的就业领域,通过职业调查把风险降到最低。举些具体例子来说明,如果你的目标是做商业,找几家感兴趣的典型公司,登陆他们的网站,看一下公司的机构设置,在这里面寻找你所感兴趣的部门和职位。比如你对人力资源感到好奇,那么把人力资源两个字输入网络搜索引擎,你一定会发现很多谈论人力资源的文章,人力资源相关的网站、论坛、书籍、期刊等等。为了有更深的专业理解力,你不妨找一本经典的人力资源管理书籍来读——这是第一步,通过公开信息进行调查。第二步,通过与专业人士的交谈来了解行业内幕信息。你可以通过专业网站的论坛来结识专业人士,也可以通过自身的人际网,亲戚、朋友、同学、校友来寻找所在行业的从业者,通过参加各种活动、聚会的方式去认识专业人士,人力资源相关的学校、培训机构、媒体、协会等等组织都是你可以利用来寻找访谈人物的地方,假如你在一本杂志上读到某个人的一篇好文章,了解到他所在的机构,那么直接写信给作者,这都是认识业内人士的好方法。第三步,试穿工作,来亲身体验职业的方方面面。申请实习是一种最直接的方式,需要了解的是,通过网上申请,很多大公司提供固定的暑期实习机会,但是更多的实习机会在于你前面两步调查中可以获得,通过人的引荐的方式,大部分实习机会存在,但未经公开发布就找到了人选。如果没有公司雇用你实习,不必沮丧,你可以通过各种模拟工作的方式来自我雇佣。比如成立一个人力资源研究协会,或者加入这样的一个组织,你可以对周围的同学提供模拟招聘、模拟面试等等,你可以对专业书籍里提供的人力资源案例进行独立思考,成立一个小组,假设你们在为一个现实的公司提供人力资源的整体解决方案。你们也可以尝试做一些行业、公司人力资源调查,与现实的一些雇主们合作。
所有这些之后,你就不再仅仅是一个为前途发愁的植物学硕士,你就会变成半个人力资源专家。你只有做过一件事情,才有足够的资格说你喜欢它;而你一旦喜欢什么,必须要做出来,而不只是想啊想,你的喜欢才会变成能力。世界上不存在喜欢却不擅长的情况,问题是你是否做得足够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