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奥运国乒,两团金牌在握,单打需战胜自我
(2008-07-06 17:51:25)
标签:
乒乓球奥运训练建议体育 |
分类: 乒乓札记 |
聚焦奥运国乒,两团金牌在握,单打需战胜自我
离北京奥运越来越近,国乒登顶的时刻也即将来临。无论从个人水平还是从团队实力,中国男、女队在本届奥运会上团体夺冠基本上没有什么悬念,这实际上既是个应然性命题,也是个实然性命题,我们唯一期待的是国乒怎么样把比赛打得好看一点。
与团体相比,虽或然性因素较多,但我国参赛的均为当今世界超一流选手,尽管暗流涌动,群雄混战,但不出意外,男、女单打冠军也会是我们的囊中之物,亦难得旁落。
前一时段欣赏和观摩国球,总体上看国手们发挥正常,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中国乒乓球队进行紧张的赛前训练之际,也想说说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第一,中国队单打要取胜,对手还是我们自己。
高手犯起迷糊来,旁人很难有救。比如49届世乒赛单打马琳与大力的冠亚之战,第5局7比1领先被大力翻盘,导致已经到手的冠军鸡飞蛋打。再如同届与罗马尼亚的首场团体赛中,大力以1比3不敌无名小将菲力蒙,意外失手。同一天上午,王楠意外负于朝鲜队的金仲,并泪洒赛场。在日本札幌第21届亚洲杯乒乓球赛女单的比赛中,张怡宁在四分之一决赛中负于世界排名第二十的新加坡选手冯天薇,爆出了最大冷门。
我们无须指责国手的输球,因为胜负乃兵家常识,但是,我们应该从输球中吸取教训,11分制的比赛,胜负虽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战术的水平,但更重要的是心理较量,中国球手的技、战术水平无可置疑,关键是能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队单打要取胜,对手还是我们自己。
第二,适应能力的提高,是赛前训练的重点。
中国选手已经具有了很强的适应能力,但从以往表现出来的个别案例分析,还有必要继续加强,更上层楼。
从男队的情况来看,要注意提高适应旋转和速度变化的能力。从打法与技术风格上分析,东西方虽然有相通的地方,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就弧圈技术而言,中国以及亚洲选手的弧圈与欧洲选手的弧圈之间,各具特色。中国由于受传统打法的影响和指导思想的作用,弧圈的特点是快而冲,欧洲的弧圈则主要体现了转,其速度明显慢于我们,这就导致比赛节奏会发生一些明显的变化,中国选手在赛前的训练中,不仅要熟悉相同节奏的技术对抗,还要针对欧洲选手的特点,适应由于节奏原因而引起的技术变化,加强中台和远台的相持与搏杀,同时,研究制胜的策略,达到以我为主,扬长避短,克敌制胜的目的。
从女队的情况来看,要注意提高适应各种不同打法的能力。对缺乏比赛经验的选手如郭跃,尤其要提高适应两面不同性能打法的能力。女线的主要对手,不是来自欧洲,而是来自于熟悉我们打法的“海外兵团”。各国,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他们深谙女选手怪板在比赛中暗藏的打法优势,因此,大多数“海外兵团”中,都集结了这些怪板高手。相信中国女队的赛前训练,会把适应各种不同打法作为重点内容得到加强。
第三,以我为主,力争主动,强化“前三板”的技、战术优势。
中国队的“前三板”是克敌制胜的法宝,也是我们看家的杀手锏。要想在本届奥运会上独占鳌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前三板”优势的发挥。目前,要认真解决好接发球的问题,尽量减少采用消极性防守技术的使用频率,加强接发球抢的战术意识和技术能力,继承和发扬传统台内短打的技术风格,男女队都要提高反手积极上手的意识和技术手段的威胁,使正、反手进攻性技术有机结合、趋向平衡,并相得益彰。
我们相信国乒,期待国乒,衷心预祝国乒的赛前训练达到意想的效果,取得圆满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