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与处世》2023年18期:练出来的航天总调度
(2023-10-20 09:28:37)分类: 纸媒发表 |
练出来的航天总调度
赵盛基
90后女孩鲍硕坦承,她是个性格内向的人,不善说话。然而,入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后,却安排她走上了调度岗位。
这个岗位,发出的每一个指令都关系到航天器能否安全稳定运行,关系到航天员能否顺利完成任务并安全往返。而且,这项工作需要与各个部门进行大量的沟通和协调,说白了,就是个必须说话很多的工作。
鲍硕感觉压力很大,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刚开始与各部门沟通的时候,因打怵说话,她连电话都不敢打。有个前辈看在眼里,就有意识地“练”她,逼着她打,她说:“发信息能说清楚就行了。”前辈不让步,让她当着他的面打。结果,本来早晨应该打的电话,一直拖到中午,她才硬着头皮打。
前辈的引领打开了鲍硕的心窗,尽管心理上仍然有压力,但她却在行动上始终保持积极主动,有意识地与人讲话,争取沟通的机会,每时每刻都在“练”自己。当她坐上调度台第一次发指令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声音有些稚嫩,完全是一个小女孩的声音。她向前辈学习,反复练习发声的语调和语速。很快,她从一个腼腆、内向的女孩成长为一个指挥若定的“指令官”,而且克服了小女生有些“嗲”的语气,声音有了厚重感,业务能力也突飞猛进。
从电视上观看航天器发射时,我们只听到“点火”“北京明白”等几个简单的指令。其实,我们听不到的何止千千万万。比如,2020年12月1日,“嫦娥5号”落月,鲍硕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发出2000余条指令、近万句调度交互,无一差错。
尽管已经成熟起来,但每次坐上调度台,鲍硕总有心惊胆战的感觉,责任感驱使她不敢有丝毫懈怠。有时候,各方信息会扑面而来,作为调度,先要听懂他们在说什么,再要分清轻重缓急,哪个需要先处理,然后,保证准确无误地发出口令。她说:“所有这些必须捋清楚,搞明白,否则,只答一个‘北京明白’,那是不明白的。”
现在,鲍硕已经担任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总调度,也是飞控中心首位女调度。她说:“飞控中心组建40年来,我是第一位女调度,一定要开好这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