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曾焱冰
曾焱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94,510
  • 关注人气:1,7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笔记 | 离开熟悉的日常

(2016-05-31 18:05:22)
标签:

杂谈

去年读了何伟的一篇文章《通往写作的路径》,其中提到——写作真的是一门手艺。我们总习惯把优秀的写作当成一种天赋,有时人们会说,写作是不能教的。但事实上,每一个优秀的作家都曾经很糟,都曾写出充满缺点和恼人瑕疵的平庸文字。


另外他还为写作者提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比如,给自己找一个老师、大声朗读自己的作品,再比如持之以恒等等,其中印象最深的一条是:要离开你熟悉的日常,离开你舒适的社交圈。


这一点很重要,但做起来真的不那么容易。人最怕的实际上就是离开熟悉的环境,哪怕这个环境并不如意,无聊透顶,甚至让人厌恶,但面对全新的改变,却总让人恐慌而不敢前行。


这一点有点像女孩子在选丈夫时总会偏向于找类似自己父亲的类型。尽管她的父亲也许是个混蛋,她曾不止一次地发誓绝不找一个一样类型的男人,但在潜意识里,又会不自觉地去亲近近似款,内心的声音实际上在说——至少我知道他所有的毛病,知道怎么对付他啊。


对于熟悉的生活,大多数人其实也是这样。一千种不如意,就有一千种退缩和忍让的方式,生活在看似安全的地带,让人容易产生可以掌控的错觉。于是每天去同样的地方吃饭、逛街、找乐子、发愁,每天接触类似的人群,和固定的邻居、同事、朋友说笑,在同一个超市买东西,看一种类型的书和电影,渐渐把自己的认知画出了一个明确的圈子。而对于圈子以外的事情,对那些明明也许更好的,也有一千个理由,绕行。


在之前的四天,我都在听罗伯特·麦基的讲课。他被称作好莱坞编剧之父,他的著作《故事》也是全世界编剧的教科书。知道我来上课的朋友会问,你要干嘛?其实我也不要干嘛,只是好奇,也非常想了解一下关于”故事“这门手艺的技巧。


麦基在课堂上的一段也说到了前面那个问题——要离开你熟悉的日常。他说,只有去和与你不一样的人接触,了解他们,观察他们,去看自己所熟知的世界之外的事情,才是创作的基础。毕竟,我们不能只去罗嗦自己那点儿不值一提的经验和往事,想象会受到知识的束缚,走出去,去旅行,或者更换一个地方居住,换一件一直在做的事情,认识一些不一样的人,时刻保持着对不一样的世界的好奇,就显得格外重要。


课程的最后一天,有香槟。麦基端着酒杯,在大厅的中央继续阐述着他的思想和对围绕着他的年轻编剧和写作者们的劝诫,嘴唇一张一合,眉头紧锁,他左右缓缓踱步,如同默片中的英雄。其实他讲的海量法则很多还没到下课就忘记了,但我依然觉得这四天的课程很有意义,一方面,显而易见,他从专业的角度重新解读了“故事”这门手艺,另一方面,他不断强调了很多古老的,耳熟能详却永恒的创作方式,如离开网络,阅读真正的书籍、持续地记笔记、相信写作是一门可以练就的技术,以及,用自己的体验去思考等等。这些贯穿整个课程的核心价值一点也不新鲜,但从这个七十五岁的老人嘴里反复说出来,又会让你重新去考量很多生活方式和面对的问题。


长久的掌声渐渐散去,从冷若冰窖的课堂从新回到地面,穿过W酒店的大堂,迎面撞上一群浓艳花哨的男女,他们穿着影楼里的婚纱和戏服,脸上的妆像是刚拍完西游记盘丝洞一节,我被夹杂在人群中推来搡往,终于冲破人群看到门口的背景墙时,被上面几个怒大的字深深震撼——欢迎来到名媛会。



微信号:zengbinglao

http://mmbiz.qpic.cn/mmbiz/Mwib00bcibmPsQwfAyvBlnM4xQM7fUibMSiaOIiaa5PyZiad7EfVpdLHMPW9HoZ6hOib50UU4bkWMveBYqkUWo9hUyj8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离开熟悉的日常"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