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河南“老字号”滑县同盛合木版年画文化 |
分类: 魅力河南 |
河南“老字号”——滑县同盛合木版年画
“天书”符号让专家很费解
木版年画是我国一种历史悠久的年俗艺术。它的出现和古代雕版印刷技术密切相关。由于年画往往承担着祈福迎祥、趋吉避凶的含义,因此经常被悬挂在最显著的位置。
滑县木版画多悬挂于中堂,相当于挂在客厅迎面的墙上。而中堂式的画中基本上都有文字。画位于中间,而文字位于画体周围的对联中。对联与画连在一起,形成一体。文字基本上分为三类:一类是汉字,多表示对神的崇拜;第二类是满文,因为滑县木版画曾多销往我国东北;第三类就是至今难以识别、需要进一步去破解的文字。
由于目前这些图案还处于保密阶段,除了相关专家外,很少有人见到。河南《大河报》首席记者杜超曾有机会在年画上观察到这种图案。他回忆说:“这种图案或者说符号基本呈圆形,酷似花鸟字。当时专家说可能是一种文字的变形。”在现场,专家们对符号的意思也进行了种种猜想。
“准确地说,我们现在还难以确定这类图案是文字还是符号,”夏挽群表示,“这些符号在发现滑县木版年画之前没有见过,它有一点篆书的味道,与汉字又不大一样。而由于年代久远,当地人也已经不能识别了。”因此把这些符号的意思和汉语对照起来是个艰巨的工程,相当于重新破译一种语言。
但也有专家认为这是一种谜语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说:“中国民间艺术中有许多把文字图案化的情况,目的是将文字变成猜谜的形式。这类文字并非像甲骨文、西夏文那样属于意未明文字,只是将日常的语句写得让人们费力气才能猜出来。这样悬挂在墙上,不仅增加了来客的阅读趣味,也让民间文化更有意义。而滑县木版画中的一部分文字的确是刚刚发现,以前没有见过的。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破解它们。”
有趣的是,冯骥才先生就把在滑县木版画中发现的一副对联挂在自己书房的书架上,工作累了就看着这副对联,猜测它的含义,两个月过去了,还是未能将它破解。
滑县版画上出现神秘符号因为此年画内容多为表达信仰
说到木版年画,人们肯定会首先想到桃花坞、杨柳青等原有的5大传统木版年画。但今年在河南滑县的发现还是跟这五种有很大不同。
此前的五种木版年画都以刻画生活场景、内容为主,但滑县木版画的内容则集中在思想和信仰方面,以神像画为主,题材丰富。涉及释、道、佛神像图、古代72位全神图、典故人物(如鲁班)、神话(如摇钱树)、动物(如老虎)、家族族谱等。
这其中“神农氏”图引起了专家格外的关注。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夏挽群介绍,“神农氏”这个人物的形象他还是第一次在木版画中见到,是一种穿着树叶、很原始的状态,当地人在画中把他称作“田祖”。
正因为内容与信仰有关,关于敬神祈福的隐私内容可能就会用一些比较隐晦的手段来表达,日子久了,后人也不能理解具体含义,这才成了我们说的“天书”般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