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汉族叙事长诗《郭丁香》(固始县)

(2007-11-09 12:08:56)
标签:

人文/历史

汉族长诗

郭丁香

灶书

固始县

分类: 魅力河南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汉族叙事长诗《郭丁香》(固始县)

 

    叙事长诗《郭丁香》填补了汉族地区没有民间叙事长诗的空白,丰富了汉族民间叙事的宝库,为汉族文化的研究和中国叙事诗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范本。《郭丁香》长期以来在民间以“灶书”的艺术形式保存了下来,被整理多年后终于在今年4月《郭丁香》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发行第一版。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汉族叙事长诗《郭丁香》(固始县)

 

   由信阳市及固始县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委员会搜集整理编纂的民间生活史诗《郭丁香》,是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重点项目之一,全诗长达4838行,反映了郭丁香与灶王张万良的婚姻爱情生活。

 

    《郭丁香》以木匠“唱灶”的形式,几百年来流传于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山东等数省交界的地区,又以信阳固始最为集中和悠久。史诗从“拜灶”开始,到“封灶”为止,共分为31节,故事背景涵盖天堂、人间、地狱三界,人物涉及天上的玉皇、王母,人世间张家、郭家、范家、石家,地狱里的阎王等数十个角色。史诗歌颂了郭丁香勤劳、善良、贤惠、孝敬老人的诸多美德,鞭笞了懒惰、淫荡、粗暴、霸道的丑恶行径,也张扬了郭丁香敢于追求幸福的精神。诗句采用七言体,上下句押韵。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郭丁香》曾由固始县曹家振等人整理出1350句,发表在1981年第十期《民间文学》上。本次整理出版的《郭丁香》是一个“阅读本”,保持了史诗的原真性,也是迄今为止收编诗句最多、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版本。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汉族叙事长诗《郭丁香》(固始县)

固始县曹家振正在整理《郭丁香》


《郭丁香》故事概况:


   桑河弯弯长又长,桑山高高冈连冈。水绕桑山龙摆尾,山抱桑水凤朝阳。山前水后桑树林,林中有个郭家庄。郭家有个黄花女,从小起名叫丁香。

 

  郭丁香长得很美,又非常能干,因为媒人花言巧语,误嫁给了邻乡的浪荡子弟张万良。张好吃懒做,家里一贫如洗。生性善良的郭丁香面对现实,没有气馁,发誓俭朴持家、勤劳致富,尽快改善张家一穷二白的面貌。新婚的第二天,夫婿在睡懒觉,她出门开荒,随后动员张万良加入,很快有了自己的田地。春种秋收,收获累累,她开始养鸡养鸭,发展牲畜,很快积累起财富,让张家步入了“小康”。张万良小富即安,嫌干活辛苦,扔下妻子自己回家睡大觉。郭丁香任劳任怨,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让张家的财富迅速膨胀,3年时间使得张万良成为当地巨富。

 

  张家的暴富,引起张万良表嫂的垂涎。为占有这些财富,表嫂和算命先生勾结,利用郭丁香入门三年没有生育的事实,诬蔑郭丁香命里克夫、命中无子,并摆下酒宴,让自己的妹妹王妙香浓妆艳抹,在酒宴上尽情展露风骚,极尽挑逗之能事。浪荡子张万良春心荡漾,果然上钩,回家后借酒极力为难郭丁香,最后强行将郭丁香驱逐出门。郭丁香走投无路,投河自尽,被邻乡善良的范三郎救下。二人情投意合,相亲相爱,遂结为夫妻。夫妻二人同心协力,凭借勤劳和智慧,很快成为当地首富。与此同时,张万良与其新欢坐吃山空,家道迅速衰败,最后因为王妙香贪嘴,引发大火,张家家产随同张母、王妙香付之一炬,张万良侥幸逃生,却烧瞎了双眼,只得乞讨谋生。

 

  一日,浪子张万良乞讨到邻乡范家。郭丁香认出张万良,不仅没报复他,反而将其让进厨房(灶房),为其做了一碗自己拿手的面。张万良一吃面,回忆起前妻郭丁香的好处,痛悔不已。郭丁香说出自己的身份,历数张以前的不是。张万良羞愧难当,投入灶膛,当场自尽。郭丁香拦阻不及,只拉扯下张的一条腿和衣服上的一块破布。

 

  张万良魂魄投往阴曹地府,阎王查生死簿后拒收,让其转往天上玉皇大帝处。玉帝感念其悔过自新,封其为司灶之神,即民间所说的灶王爷,给郭丁香预留了灶王奶奶的神位。王妙香闻讯讨封,与郭丁香并列为灶王奶奶,成神后也痛改前非,为老百姓做起好事——这,就是《郭丁香》的主要内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