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爱情婚姻 |
分类: 凝眸小语 |
朋友,你现在还好吗?
想了好久,还是选择了“朋友”这个词来称呼你。三年前你伤感的话语仍然萦绕耳际:“不见面我们是朋友,见了面我们依然是情人。”正是这句话,让我决定离开你,割断一切可以联系的途径,把自己彻底放逐于你的生命之外,从此永不再见。三年了,在两个相隔并不遥远的城市里,在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里,我们竟遥遥相视了三年,这其中包孕了多少人性的奥秘。
可是,还有一些话,一些当初还没有来得及说出的话,在这三年中,一直,一直想告诉你……
作为一个还有一些水平和知名度的写手,我曾经用自己手中的笔,亲书写了无数凄美的爱情故事。我和故事中的主人公一起经历了相知的喜悦,离别的辛酸,情感纠葛的矛盾与无奈,生离死别的痛楚和悲哀……一位文坛上的前辈曾经说过:“作者感受不到的东西,读者不可能感受得到。”因此,在把自己无条件地投入到一次次复杂的感情旋涡中沉沦挣扎后,我在为主人公的至死不渝的深情感动的同时,也冷静地看到了爱情给人带来的重负、伤害甚至毁灭。你曾经评价我的小说都有“一份梦幻似的情感和一个不完美的结局”。其实,我也和千千万万平凡的人一样,渴望着完美和团圆。但在强大而残酷的现实面前,在太多复杂的因素的制约下,我无法看到这些“梦幻似的情感”有任何美好的出路。我甚至悲哀地发现,在创作的后期,不是我用笔来左右主人公的命运,而是他们的命运左右着我的笔,让我无法控制地写下那些我和读者都不愿意看到却无法不接受的结局。
可是,小说毕竟是小说。那些虚构的人物诞生于我的笔下,他们的命运大多数还是掌握在我的手中。有时我的思维转了个弯,他们的人生轨迹可能就此改变。因此,他们的遭遇,可以让我伤痛一时,却无法让我伤痛一生。更何况,我还可以用自己的笔,渲染爱情中那份纯洁和凄美,让读者在破灭的结局中获得一丝心灵的安慰。然而,当我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你,在生命已经尘埃落定的时候走进了一段“梦幻似的情感”的时候,我惶恐了,我退却了。不是因为心中没有重重叠叠的波动,只因早已深知一段脆弱的情感,并不能承受生命中所有的重负。更何况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在应该结束的地方精彩地结束,我们不知道自己是否会像太多的人那样,失控地写下谁也不愿看到的厌倦、悲凉、冷漠和伧俗和,更不知道我们手中的“笔”,是否会打碎我们喜欢的一切,伤害我们挚爱而无辜的亲人,甚至最终会无情地伤害到曾经深爱的彼此。因此,比起这种可怕的“写作”,我宁愿选择“阅读”,在安全的距离之外分享或者分担一切。虽然我知道这样的抉择,会让我们失去纯粹的爱,但是我们别无选择。
于是,我走出了你的世界,把你的深情和眷恋,以及这段短暂却刻骨的情感永远封存于心。我不知道这样的态度是否有些消极或冷血,但我不想扰乱心中那朴素而清澈的海,更不想在彼此的世界中扬起满天的风沙。我不想哭也不想笑,我只求把这纷扰的人间看个明白、真切。因此,三年前的那个夏天后,隔着现实与岁月的鸿沟,我和你终于站成了彼此的风景,遥遥相对。而隔岸的你以及那段封存的爱,也在三年的岁月中逐渐转化成一本耐人寻味的书,在我的头脑和心灵中不断地,反复地咀嚼和品味。于是,许多以前不甚明晰的东西,在这样的“阅读”中渐渐浮出了水面,如清雅的荷叶,如亭亭的白莲,在我的心田缓缓地舒展和绽放,而那质朴而清淡的清晰,明净而闪亮的境界,也会在咀嚼和品味中不期而至,不唤而出。而那颗曾经在其中饱受煎熬的心,也会在这样的意境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感悟。
我知道,如今的你,也开始拿起笔,梳理着这段让你同样饱受痛苦和煎熬的情感。其实,谁又能否认这样的梳理,不是一种变相的“阅读”呢?我欣喜地看到,在这样的“梳理”中,你开始思考,开始感悟。你读懂了许多以前不曾想明白的问题,也读懂了我的心,以及我那些不曾来得及说出的话语。你说过,我们不需要沟通,我们的心灵一直是相通的。现在看来,这种相通,甚至岁月和地域也无法阻隔。我们不需要相见,因为这样的“阅读”已经让我们的目光更明澈,头脑更清醒,心灵更贴近。我们相信,在对同一个爱情蓝本的阅读中,我们那曾经相知的灵魂,会在一种最直接最切近的方式中亲润和沐浴着,就像天上的白云与山涧的溪流一样,虽然遥远得不能触及,却一直在彼此映照的心里。
我相信,我诉说的这一切,你是最能听懂的一个。或者,你早已知晓,因为对于我,你一直有第三只眼睛。
其实,无论是你我,还是那段情感,都已经长进了彼此的年轮,成为生命中不可磨灭的印记。而这些,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阅读和品味。那么,我最亲爱的朋友,就请你我都善待自己的生命,把自己的人生书写成最精彩的篇章,不让隔岸那一直阅读和关注着的目光失望!
也许,来生,我们会在最恰当的时间和地点,给那段没有来得及写完的爱情共同书写一个最美丽的结局。而今生,就让我们一起做一名爱情的阅读者!
想了好久,还是选择了“朋友”这个词来称呼你。三年前你伤感的话语仍然萦绕耳际:“不见面我们是朋友,见了面我们依然是情人。”正是这句话,让我决定离开你,割断一切可以联系的途径,把自己彻底放逐于你的生命之外,从此永不再见。三年了,在两个相隔并不遥远的城市里,在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里,我们竟遥遥相视了三年,这其中包孕了多少人性的奥秘。
可是,还有一些话,一些当初还没有来得及说出的话,在这三年中,一直,一直想告诉你……
作为一个还有一些水平和知名度的写手,我曾经用自己手中的笔,亲书写了无数凄美的爱情故事。我和故事中的主人公一起经历了相知的喜悦,离别的辛酸,情感纠葛的矛盾与无奈,生离死别的痛楚和悲哀……一位文坛上的前辈曾经说过:“作者感受不到的东西,读者不可能感受得到。”因此,在把自己无条件地投入到一次次复杂的感情旋涡中沉沦挣扎后,我在为主人公的至死不渝的深情感动的同时,也冷静地看到了爱情给人带来的重负、伤害甚至毁灭。你曾经评价我的小说都有“一份梦幻似的情感和一个不完美的结局”。其实,我也和千千万万平凡的人一样,渴望着完美和团圆。但在强大而残酷的现实面前,在太多复杂的因素的制约下,我无法看到这些“梦幻似的情感”有任何美好的出路。我甚至悲哀地发现,在创作的后期,不是我用笔来左右主人公的命运,而是他们的命运左右着我的笔,让我无法控制地写下那些我和读者都不愿意看到却无法不接受的结局。
可是,小说毕竟是小说。那些虚构的人物诞生于我的笔下,他们的命运大多数还是掌握在我的手中。有时我的思维转了个弯,他们的人生轨迹可能就此改变。因此,他们的遭遇,可以让我伤痛一时,却无法让我伤痛一生。更何况,我还可以用自己的笔,渲染爱情中那份纯洁和凄美,让读者在破灭的结局中获得一丝心灵的安慰。然而,当我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你,在生命已经尘埃落定的时候走进了一段“梦幻似的情感”的时候,我惶恐了,我退却了。不是因为心中没有重重叠叠的波动,只因早已深知一段脆弱的情感,并不能承受生命中所有的重负。更何况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在应该结束的地方精彩地结束,我们不知道自己是否会像太多的人那样,失控地写下谁也不愿看到的厌倦、悲凉、冷漠和伧俗和,更不知道我们手中的“笔”,是否会打碎我们喜欢的一切,伤害我们挚爱而无辜的亲人,甚至最终会无情地伤害到曾经深爱的彼此。因此,比起这种可怕的“写作”,我宁愿选择“阅读”,在安全的距离之外分享或者分担一切。虽然我知道这样的抉择,会让我们失去纯粹的爱,但是我们别无选择。
于是,我走出了你的世界,把你的深情和眷恋,以及这段短暂却刻骨的情感永远封存于心。我不知道这样的态度是否有些消极或冷血,但我不想扰乱心中那朴素而清澈的海,更不想在彼此的世界中扬起满天的风沙。我不想哭也不想笑,我只求把这纷扰的人间看个明白、真切。因此,三年前的那个夏天后,隔着现实与岁月的鸿沟,我和你终于站成了彼此的风景,遥遥相对。而隔岸的你以及那段封存的爱,也在三年的岁月中逐渐转化成一本耐人寻味的书,在我的头脑和心灵中不断地,反复地咀嚼和品味。于是,许多以前不甚明晰的东西,在这样的“阅读”中渐渐浮出了水面,如清雅的荷叶,如亭亭的白莲,在我的心田缓缓地舒展和绽放,而那质朴而清淡的清晰,明净而闪亮的境界,也会在咀嚼和品味中不期而至,不唤而出。而那颗曾经在其中饱受煎熬的心,也会在这样的意境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感悟。
我知道,如今的你,也开始拿起笔,梳理着这段让你同样饱受痛苦和煎熬的情感。其实,谁又能否认这样的梳理,不是一种变相的“阅读”呢?我欣喜地看到,在这样的“梳理”中,你开始思考,开始感悟。你读懂了许多以前不曾想明白的问题,也读懂了我的心,以及我那些不曾来得及说出的话语。你说过,我们不需要沟通,我们的心灵一直是相通的。现在看来,这种相通,甚至岁月和地域也无法阻隔。我们不需要相见,因为这样的“阅读”已经让我们的目光更明澈,头脑更清醒,心灵更贴近。我们相信,在对同一个爱情蓝本的阅读中,我们那曾经相知的灵魂,会在一种最直接最切近的方式中亲润和沐浴着,就像天上的白云与山涧的溪流一样,虽然遥远得不能触及,却一直在彼此映照的心里。
我相信,我诉说的这一切,你是最能听懂的一个。或者,你早已知晓,因为对于我,你一直有第三只眼睛。
其实,无论是你我,还是那段情感,都已经长进了彼此的年轮,成为生命中不可磨灭的印记。而这些,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阅读和品味。那么,我最亲爱的朋友,就请你我都善待自己的生命,把自己的人生书写成最精彩的篇章,不让隔岸那一直阅读和关注着的目光失望!
也许,来生,我们会在最恰当的时间和地点,给那段没有来得及写完的爱情共同书写一个最美丽的结局。而今生,就让我们一起做一名爱情的阅读者!
前一篇:与窗有关
后一篇:“乌鸦嘴”预测欧洲杯16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