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感悟随笔生活 |
分类: 凝眸小语 |
这篇文章参加“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网络作品大赛”,如果您喜欢它,请您按下“”按扭投我一票。也恳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点灯的是一楼44号的住户。几乎没有人看过这家的主人,因为那扇门总是紧紧关闭着。人们不知道里面住的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只知道这家的门庭最冷清,窗口最寂静。居民区内常有的欢笑声,吵架声,喧闹声,甚至最普通的炒菜的声音,都从来没有从紧闭的门窗里传出来,以至于新搬来的住户往往误以为这是一座无人居住的空房子。
可这家走廊的灯却常年亮着。每天,天刚见黑,这盏节能灯就开始了它的工作,一直到第二天天亮为止。灯光并不强烈,却柔和地照亮了走廊的每一个角落,还把2楼的一大部分台阶也照得清清楚楚。摆放着的自行车,堆着的杂物,以及那一个又一个可怕的台阶,在这柔和的灯光面前都失去了威胁。无论风霜雨雪,无论酷暑严寒,这盏灯总是默默地照亮这黑暗的楼洞,从没有一天间断过。那灯光,迎接着下夜班的工人、晚读的学生、动作迟缓的老者、扛着自行车的小伙、不敢走夜路的姑娘、和偶尔到这里拜访的陌生人。谁也说不清,那柔和明亮的灯光,曾给过这个楼洞里的所有居民多少温暖、勇气和希望。
十月的某一天,西街社区突然停电了。白天渐短,五点过后,夜幕已无情的降临了。小区里一片黑暗,各家的窗口都是黑洞洞的一团。可是,走进8号楼的2单元的人,却意外地发现,楼洞里,依然闪烁着昏黄而柔和的灯光。原来,在44号住户的门前,摆放着一只空酒瓶。瓶口上,竟插着一支燃烧的,白色的蜡烛!
人们依然从那个门口默默地走过。只是,在走过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看一眼那洁白的蜡烛。烛光摇曳着,似乎在告诉人们一些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话。也许,每个经过这里的人,都会从那摇曳的烛光中,或多或少地读懂一些东西。在他们的眼中,这烛光是人世间最圣洁的光芒,它,甚至比教堂祭坛上的烛光还要神圣。
从那一天起,这个单元里的居民似乎答成了某种默契。每当听见走廊上有脚步声响起,都会点亮自家走廊上的电灯,为上下楼的邻居照亮。没有人倡议,也没有人感谢,那盏常年点亮的节能灯,似乎也点亮了人们心灵中的某盏灯,让每个人的灵魂,都那么光明、温暖和坦荡。
7月13日,“申奥”成功的那一夜,小区每家窗口的鞭炮声终于震动了那扇封闭的大门。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走了出来,脸上挂着喜悦和自豪的笑容。人们惊讶地看到,她的双手,竟架着一副——拐杖。
后来,大家知道了,她叫王玉莲,一个人生活,已经残疾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