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谷歌泡泡挑歌的意义

(2009-03-30 09:48:23)
标签:

it

谷歌的泡泡挑歌低调上线,到目前为止我只看到两篇blog简单说明了一下,传闻中说道本月底Google会有一个重量级的产品出现,我想可能不会是泡泡挑歌,但是没关系,我只是想借泡泡挑歌来说明一些问题。

之前我在博客里说过挑歌的问题,有些歌曲确实无法定量的来形容,比如,我想听一首节奏快一点的歌,最好是punk-pop的,有点像Blink182风格的,你说这样的歌放在搜索引擎上去搜,关键词应该是什么?在我看来,这样的需求对于目前的搜索引擎来讲应该还是一片空白。不过在泡泡挑歌里,我似乎看到了那么一点意思。

我怀疑谷歌对一部分歌曲做了定性分析,根据挑歌的"关键词"来看,可能就是节奏、音调、音色等信息。那么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泡泡挑歌和豆瓣都利用了给一个无法定量描述的事物做定性标签的手段?考虑到计算机只认识0和1,对于无法定量描述的事物,定性标签是否就是目前唯一的办法?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曾经听同学说过这样的一段话:"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你说这样的话,如果做定性标签?

所以我想到了语义分析。但是目前的语音分析依然还很低级。很多时候,所谓的语义分析其实也不过是人肉筛选和推荐罢了。对于语意分析的未来,老实说,我不抱太大希望,一方面单就“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句话来说,需要配合语境、语气等因素来判断,对于计算机来讲能够支持它做出最终结论的因素还不够全面,难免会有些偏差。另一方面,分词、语境的不明确也对语意分析造成了很大困难。以上的两点确切一点说并不是困难,而是几乎无法逾越的鸿沟。

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些妥协的例子,比如有些完全依靠算法推荐文章的网站增加了人工编辑,比如人们希望借以ReTwitte的力量完成人肉筛选的过程。我承认这些都是不错的想法,我也相信,语义分析的最终阶段需要人肉的参与。但是我在想,人脑识别和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效率最高的组合之一,但计算机能在多大程度上辅助人脑进行计算则依然是一个疑问。在人们越来越追求高效率的同时,计算机能够在什么程度上将无法定量的信息定性化,它给我们的答案,一定不是给歌曲贴标签这么简单。

My Blog:www.lihui.name

My Feed:http://feed.feedsky.com/kidlee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