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书皮到底对不对
(2014-09-02 11:21:49)
标签:
育儿包书皮 |
分类: 育儿:人生大事 |
上了小学,书和本都要包书皮。对此有的家长认为是优秀传统,有的觉得是形式主义。对于包书皮这件事本身,我是这么理解的:在物质匮乏而且还没有开始计划生育的年代,课本可以由哥哥姐姐用完,再传给弟弟妹妹。那时书没有塑封的封面,很容易损坏。为了能尽可能延长课本的寿命,就发明了包书皮的办法。过去人人家中都有挂历,很多心灵手巧的同学都会精心留下最漂亮的挂历来包书皮,可谓是物尽其用,也很美观。
到了我小时候,已经进入独生子女时代,既然无需传承,课本只需要用一个学期,那么其实不包书皮也没关系。印象里那时候老师对于包书皮也没有很严格的要求,只是建议大家包,以保护课本。班上也有不包书皮的同学,似乎也从未因此被批评过。
时至今日,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课本不需要传给后来人,何况很多书本身就带有塑封。包书皮这一行为,其实已不再有功能上的需求。但这项光荣传统不但没有衰落,反而愈演愈烈。各校之间对于包书皮各有规定。宽松的学校只要求包书皮,严格的学校不但规定了详细的规格,甚至有的还要求包两层书皮:里面是白纸,外面是塑料。据说亦有要求给书贴膜的,家长戏称:给孩子包一次书皮,就可以开店给手机贴膜了!
小秧的小学对书皮就有具体而详细的要求:白纸书皮,封面如何写也有版式的规定。于是乎开学伊始,群内就有家长,因为没有严格遵守学校规定,书皮被老师判为不合格,要求重新按规定再包一次。
假如让我这个三十多岁的成年人来评价这件事,我会说:在今天对包书皮近乎苛刻的要求,说明我国的教育理念,有越来越强的集体主义倾向。集体主义的一大特点,就是推崇“整齐划一”。比如我国中小学普遍要求以军队的要求来训练儿童的站姿、坐姿,甚至连趴在桌子上休息,都会有建议的趴姿(小秧学校就练习趴姿,当然不是所有学校都练)。
仅从学业的角度来看,练习坐姿并不合理。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在聚精会神的时候,是不会记得控制自己的表情动作的。因为孩子注意力本来就容易被分散,在听课的同时要求坐姿,实际上是一种分散孩子注意力的方法。
但是从集体主义的角度来看,练习坐姿就特别有道理:整齐划一,简直可以随时拍出一张平壤style的宣传片。
当然,很多人会以“健康”为“练坐姿”辩护。但在我国学校体育活动设置普遍偏少,北京市为了安全课间已经不许孩子去操场的大环境下,这种刻板的坐姿出发点恐怕并不是健康。而且,身为一个曾经的体弱多病者,如今的中年健身标兵,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每天都有充足运动、长期保持良好健身习惯的人,坐姿自然是健康的。如果真的为了健康,就应该多多设置体育课。
假如我有权力来决定教育,那么我不会让孩子练坐姿,包书皮。我甚至都不会特意去教他们爱惜书本,因为我确实见过很多学霸,看书像啃过一样。不是他不爱惜书本,而是他真的一遍遍地看。书是用来看的,不是用来供的。
但是具体到小秧包书皮的时候,我这个大家心目中的闹事分子,却并未对此事有丝毫地抗拒。我虚心向小区里高年级同学家长取经,第一时间买到了合适的书皮。并且在某个下午,组织小秧和小朋友一起包书皮。经过我们的指导,孩子们都能很好地完成了几道工序。我将这次活动戏称为包书皮party,假如说给它一个定义,那么这就像是一次手工课。
这是因为我不想让小秧对她的学校产生不好的情绪,我不希望她觉得自己的学校不好,老师的要求不合理。因为情绪对于儿童来说非常重要,孩子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努力去学习这位老师讲授的学科。也会因为讨厌一个老师,而抵触该老师传授的知识——实际上,即便是成年人,能做到对事不对人的也不是特别多。
的确,一个对包书皮有具体而详细要求的学校,不会是一个鼓励个性发展的学校。而从北京市多数家长的反映来看,北京市绝大部分学校,都不是很真正鼓励个性发展。但事实已然如此,假如家长希望孩子保持个性,那么将这种影响消除到最小,我想才是最好的办法。
——当然,现在小学都很喜欢宣传自己也在搞素质教育,在鼓励学生发展个性。猛一看,似乎也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对此我的看法是:他们只是在鼓励学生发展“学校认为对的个性”,培养的是“学校认为对的素质”。这与真正的“尊重个性”和“培养能力”区别其实很大。
从我个人来说,我很不喜欢过于集体主义的教育方式。我讨厌军训,讨厌统一的坐姿,讨厌操场上一群人喊口号,讨厌整齐划一的平壤style宣传照。
但从实际角度出发,正因为我不是那么的喜欢,所以我更加不想让它对我的孩子产生过多的影响。包书皮,不过小事耳。何必为此大动干戈,当做手工课完成就好。假如我的孩子问我,我会告诉她包书皮的历史和文化原因,让她对这个世界有更广阔的了解。我会告诉她集体主义并非中国独有的特色,实际上整个东亚的主流文化都偏于集体主义。所以从文化角度,我并不喜欢日本韩国新加坡,也不认可很多人都推崇的日本式教育。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日本和新加坡所特有的亚洲式繁华与秩序井然,也确实应该归功于东亚式的集体主义文化。
而孩子既然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个要求的奇异之处,我也就不必提醒她。我不想为此给我的孩子找来额外的麻烦。人到中年,我积累了很多宝贵的人生经验。比如:在非原则的小事上避免麻烦,可以为自己的人生争取到更多的有效时间,也会让自己的生活更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