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场钢琴演奏会

(2013-07-04 11:01:27)
标签:

弹钢琴

育儿

分类: 育儿:人生大事

一场钢琴演奏会
昨天,小秧幼儿园开了一场班级学习汇报演奏会。班里每个小朋友都上台演奏一个曲子。小秧的班级从去年9月开始学钢琴,到现在刚好一个学年基本结束。这场演奏会,一来是为了给家长看一下学习成果,二来也是为了锻炼一下孩子们的表演能力。

 

小秧演奏了一曲《小步舞曲》,略有紧张,平时很少会弹错音,但演奏时弹错了两处。好在她倒是很从容地接着弹了下去,算是顺利地完成了曲子。

 

这场演奏会结束后,我感触良多。因为,这次演奏会的这一首小步舞曲,让从来都将练琴视为乐趣的小秧,第一次说出了“要是能不练琴就好了”。

 

一直以来,我对于小秧弹琴的态度都非常宽松。我从来不规定她弹多久,也不规定她弹哪一首曲子。小秧常常很没出息地弹一些她熟悉的,早就练习过的曲子,对于刚学的难度大的反而避而不练。所以,别看小秧早就弹到了小汤三,但她在家练琴时,却常常拿出小汤二里她喜欢的曲子来弹。

 

小秧在家练琴时,我也不管小秧的指法。这一来是因为我并不会弹琴,到现在蹭着刚学到小汤二,我自认为没有资格指导她的指法。二来是我觉得孩子本来自己练的挺开心的,正在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我却在一边给她挑毛病,说她指法问题,实在太煞风景。

 

幼儿园有钢琴课,每天都会练琴半小时,我还请老师到家里每周教一次。我想,指法问题由老师来帮她就行了。

 

小秧认谱不是很快,我就跟老师说既然她慢,那我们就慢慢学好了。不用跟人家比进度。

 

当小秧在家里弹琴时,不管她弹哪个曲子,只要她完整地弹下来,我和秧爹就会昏聩鼓掌,一起赞美曰:“小秧弹得太好听啦!”

 

而我也常常会对小秧所弹的曲子发表评论,比如:今天你弹的这首曲子真好听。我发现我说过好听的曲子,小秧也格外喜欢弹。但是,我也不会因此就耍诡计,说所有的曲子都好听。我确实只对那些我觉得特别好听的曲子做出赞赏。

 

小秧弹琴水平虽然很一般,但她弹琴的时候却显得非常风雅。她经常自己坐在琴凳前,把同一个曲子在高音区弹一遍,又在低音区弹一遍,然后问我:“妈妈,你听哪一个好听呢?声音粗的那一个,像不像有个妖怪要走过来?”

 

有一天,小秧没有用谱子,只弹黑键,弹了很久,抬起头来,笑眯眯地问我:“妈妈,你听,这像不像庙里的音乐?”

 

确实很像。后来有一天在飞机上,我看了一集康熙来了。周杰伦拿着一个水果,在黑键上滚动,对小S说:“你看,这样就是一首中国风的曲子。”

 

我立刻想起小秧那天自己玩的“黑键演奏”。发现孩子真的从音乐中收获良多。小秧并不是音乐神童,这样的悟性,是音乐的快乐带给她的,不是苦练带给她的。

 

就这样,小秧弹琴的进度一直缓慢而稳定。就这么快乐地,不紧不慢地学了十个月,小秧居然也算是班里进度前几名的孩子了。人都说练琴是苦差事,孩子没有天生爱弹琴的。那么小秧学琴的经历,可以说是完全打破了这一魔咒。

 

但是在演奏会前的一个月开始,小秧拿到了这首小步舞曲,练琴这件事就真的变得有些痛苦了。到了快演奏的时候,连我也不得不提醒她,每天要练一两次小步舞曲,以保持熟练。

 

五岁的孩子已经非常懂事,当我提醒小秧要练习小步舞曲的时候,她从来没有拒绝过。据说,班上连最不用功的孩子,也都非常积极地练习自己的演奏曲目。谁都不愿意当众丢脸。

 

然而,就是在某一天练习完小步舞曲之后,小秧叹了一口气说:“如果能不练琴就好了。”

 

演奏会的那天,孩子们的表现都很精彩。老师也讲了很多趣事。有个小男孩平时弹得非常好,是小秧认为自己横竖都追不上,索性也就不攀比的那种。没想到演奏会的时候,那孩子刚弹完第一小节,觉得自己没弹好,就拒绝往下弹了。最终,他反而成了班上唯一需要老师哄劝良久才能完成演出的孩子。

 

另一个平时弹得也不错的小男孩,更是提前多少天就开始诉苦,说自己吓得腿都软了,演奏会那天不想去幼儿园了。当然,最终完成的倒是还不错。

 

反而是很多平时弹得很普通的孩子,倒是落落大方,张弛有度。弹得虽然不够好,曲子也简单,但还是可爱极了,引来观众热烈掌声。

 

好几位小男孩都是不用谱子演出,而且曲目有诸如上海滩或是真的爱你一类的流行曲目,颇受好评。我觉得这么长的曲子孩子都能背下来,真的太厉害了。但和小秧钢琴老师交流之后,老师说:好几个孩子都是提前几个月就开始练习演奏曲目,所以曲子早就背下来了。而小秧练习小步舞曲的时间是比较短的,因为老师觉得她弹得很稳定,不用为此影响整体的学习进度。如果要求小秧背谱,她也是做得到的。但是,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演奏会的最后一个环节,有几个大班的孩子来做演奏嘉宾。小秧的老师问我:“你觉得谁弹得最好?”我说有个梳齐刘海的小女孩弹得最好。老师说:“没错,这孩子的爸爸是幼儿园有名的虎爸,每天必须练琴3小时。”

 

我再一想,秧班上弹得最好的孩子,也的确是平时家长要求最严格的孩子。弹琴这件事,果然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就像秧爹常调侃的那样:要想孩子显贵,全家都得受罪。

 

想到这里,我对钢琴老师说:“我现在觉得考级可能不是个好事。因为我听说考级就要花很长时间练一个曲子。我前几天看了一个视频,一个五岁的钢琴小神童,才学了一年多,弹出的曲子境界之高,很多成年人都达不到。小秧既然不是那样的孩子,我何必在弹琴这件事上让她痛苦。就让她快乐地弹下去好了。等到她大了以后,自己想多练,争取更高的水平,她自然会努力。”

 

没想到钢琴老师居然很赞成我的想法。她说:“我的孩子学了好几年的钢琴,他也不考级。我和你想的一样。等他大了,水平很高的时候,直接考一个比较高的级别证明自己就行了。”

 

真的,幼儿园里弹得出众的那几个孩子,在他们的进度和年龄上,可以说弹得几乎无懈可击。我不知道假如我也来做个虎妈,小秧是否也能技艺精进,跻身幼儿园高手行列。但我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我也去要求小秧一天必须弹够多久的时间,某个曲子必须弹够多少遍。她在音乐上得到的快乐与收获,只会减少。

 

所以这一场演奏会,让我坚定的信念就是依旧让小秧轻松愉快地弹琴。依旧不在乎她的进度,不在乎她演奏的难度,不在乎她是不是能在众人面前露脸。弹琴的意义,对于我们这样天赋普普通通的人来说,是音乐之美,以及由此带来的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