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课外班兴趣培养求知欲保护育儿 |
分类: 育儿:人生大事 |
小秧为什么爱上课?第一个原因,是我从来没有要求让她去上课。有次我看郑渊洁访谈,他说儿子郑亚旗之所以后来退学,在家里接受教育,这是因为孩子在学校遭受了不公平待遇以后抗拒学校。而有趣的是,女儿出生以后,郑渊洁依然本能地将“上学”视为苦难经历,从女儿很小他就安慰女儿说:“将来你也不用上学,也和哥哥一样在家里学习。”可女儿却产生了逆反心理,她像争取自由一样地坚定要求去上学。如果没记错,现在好像已经是博士了。
小秧的故事与此也有相似处。小秧上幼儿园很早,从没上过早教班。看着周围那些家长花费重金带孩子去挤人山人海的早教中心,听那些不知道哪儿来的小导购做教育专家状为他们那其实很简单的游戏套上一个伟大的光环,做那些其实不花钱在家也能玩的游戏,以期待自己的孩子就此赢在了起跑线上……的时候,我小气且自豪地想着:我才不花那份冤枉钱,受那份冤枉累呢!
等到小秧上了幼儿园以后,关于课外班的可怕故事我听的可就更多了:
某家的孩子,刚四岁,上幼儿园,父母给他报了五个课外班,其内容涵盖琴棋书画英语奥数。时间有限,于是每周有一天不去上幼儿园,专门用来“上班”。
某家的孩子,五岁,每天幼儿园放学后时间排得满满的,从英语钢琴私教到数学舞蹈课程,一个都不能少。眼看这孩子的证书越来越多,父母还不肯放松,生怕上小学面试的时候简历不够分量呢。
某家的孩子,上小学,周末补习作文英文数学之余,还要苦练一门乐器。有天从早忙活到下午,妈妈见孩子实在太累,就说:“那接下来咱们……”孩子以为妈妈要说“接下来练会儿乐器”,再也忍不住哭了起来。其实孩子的妈妈想说的是“咱们看会儿电视吧……”之后自然是母女抱头痛哭……
够了够了!这样的故事太可怕了!我相信你们也听过很多。所以,从秧上幼儿园起,坦白讲,我就对课外班怀有一种近乎偏见的心态,大约将其划入洪水猛兽的范畴了。态度如此,话里话外自然有所表示。幼儿园门口总有一些早教班的宣传人员来送小朋友礼物。对此我总是毅然将小秧拉走,骄傲自豪地说:“我们不上课!”
没想到小秧很快就觉得不高兴了,她问我:“妈妈,我为什么不能上课呢?我要上课!”
我当然也不能说“上课累着呢”,想来想去只能说:“你还小呢,大孩子才可以去上课呢。”
于是在小秧的心目中,上课就是一种福利了。没事就嚷嚷几句“我要上课”,简直就是希望工程活广告啊……
小秧上的第一种课外班是舞蹈课。我老妈喜欢跳舞,业余跳的很不错,老妈所在的舞蹈队,还代表北京老太太在美国好莱坞星光大道演出过呢。平时什么跳舞的视频啦,演出照片啦,老妈都拿来给小秧看。自然也少不了说一些“等你长大了带你学跳舞”之类的话。再加上小秧天生好像也对这件事很有兴趣,后来在小区发现一个小小的舞蹈教室以后,一问小秧,果然她就开心地要求去上课了。一开始她被练功吓退了,不过我跟老师说要允许她只跳舞不练功后,她又接受了。而且一节课以后就主动练功了。
我觉得孩子天生都是有求知欲和天生的兴趣,家长要做的,只是保护这份天赋,而不是去破坏,或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强行要求孩子改变。
在小秧对上课产生最初的兴趣之后,如何坚持也还是有些小小的诀窍的。上次一位“老客户”就观察得非常细致,我不妨直接将她原话放在这里。
这些都总结的没错。对于幼儿来说,第一条特别重要,因为这会让孩子觉得上课是自己争取来的福利。孩子一开始要求学习的内容,不管家长多么反对,都不要轻易否决。其实真的没必要觉得三岁孩子开始学跆拳道以后他就要去搞体育了……这只是系统学习生涯的开始,而不是运动员生涯的开始。
2和3其实也适用于幼儿园适应问题。离家近,小伙伴多的幼儿园,会让孩子觉得更快乐,更有安全感。在幼儿阶段,不要盲目为了所谓的专业、重点让孩子太辛苦。奔波求学不是不可以,最好等孩子大一点,自己有了上进的要求以后再进行。
只是对于4,我还得补充几句。我并非对秧秧所有的学习与进步都没有要求。事实上,随着她慢慢长大,天赋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我也会给她一些适当的引导。比如英文学习,我对秧秧是有期待的。因为她语言天赋比较好。我会直言不讳地告诉小秧:“妈妈觉得你英文一直很好,而且你这方面很聪明,妈妈希望你好好学英文,以后咱们就可以去美国的迪尼斯玩啦。”
所以对于小秧英文学习上出现的障碍,我会想办法帮她。有时候家长总是很纠结到底要不要帮孩子。其实,这有什么可纠结的呢?你可以帮孩子出主意,但是一定要带着她一起解决问题。这过程本身就是一次良好的示范,而孩子天生是很擅长模仿的,他们会学会的。
什么?你们为什么都这么重视英文呢?中文不重要吗?
很多人会有一种非此即彼的态度,好像学英文就表示不重视中文。其实,二者根本不矛盾。小秧有我这个业余作家老妈,贫嘴的老爹,外加一家子北京老头老太太们,中文资源简直都富裕了。我相信她将来语言方面肯定很好,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都不会差。至于是否去当作家,那要看她兴趣。
而舞蹈,我和秧爹的孩子么……运动天赋我真的不敢报太多奢望。所以只要她愿意去跳舞就已经很好了。
将来她上学以后也是如此。对于她有才能的方面,我希望她好好地发展。而对她并没有特别天赋的方面,不要糟糕到影响生活就好。有兴趣就练,没兴趣就算。其实,成年人也是这样,扬长避短,才能事半功倍。
有时候孩子自己并不喜欢她擅长的事情。
很早以前我觉得小秧心思缜密,又很坐得住,想过让她试试学围棋。但小秧说:“我不喜欢围棋。”现在上英文课的地方也有围棋,小秧看了看觉得很有趣,又嚷嚷着跟我说要学围棋。我问了问围棋的时间,对小秧说:“你现在已经有舞蹈课和英文课了,再上围棋课就太多了。如果你真的想学,五岁以后咱们再讨论吧。”
因为小孩子毕竟还小,很多要求是没经过深思熟虑就提出来的。如果我一时兴奋,报了很多班,难免有顾此失彼,让孩子觉得累的时候。所以在到底上多少课方面,我还是会控制。并不是小秧想去上什么课就上什么课。
而且,上课多了,和父母一起的时间就少了。虽然很多时候我在家也不过是赖在沙发上,看着小秧自己在游戏区鼓捣,画画或者做拼插看书。但我还是觉得,这样的时光也是很重要的。
童年的好时光并不是疯玩傻闹,而是愉快地度过每一天。上完芭蕾课,我都会带小秧去附近吃饭。我会允许她点菜,她总要喝奶茶,我就会给她喝一点。是啊,对于小孩子来说,奶茶不是很健康,不过每周喝几口,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绝对不会给小秧直接的上课鼓励,比如上完课我就给你吃点什么零食。但我会把每次上课之后的时间都安排成快乐的好时光。我希望在小秧的心目中,上课的日子都是快乐有趣的日子,比平常的生活更不同。
身为家长,我当然希望小秧有求知欲强,勤奋好学,有专注力,有克制力,有毅力,有勇气,能为目标付出努力……这些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生的财富。所以我要努力去培养她这些品质,为此我愿意多花些心思。至于她现在学什么,每节课表现如何,能否通过某些测验,其实都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让上课成为孩子心目中的好时光,并且渐渐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成就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