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英文课外课育儿 |
分类: 育儿:人生大事 |
话说那天晚上,真是孩子哭大人气(主要是我,秧爹情绪很平稳)。我做了饭端出来,秧爹对我说:“我觉得她应该不是因为棒棒糖,因为她刚开始不是也挺高兴的进去上课了吗?”
我想了想,似乎也是如此。这时候小秧突然说:“小强……小强……他见我哭了,就冲我吐舌头……”说着,小秧又哭了。
我一听,还有这个情节?但吐舌头……听起来还挺好玩的嘛……
我就问她:“小强冲你吐舌头?吐舌头你也怕啊?他打你了吗?”
小秧说:“没有打我。”
我问:“那你怕什么呢?”
话题就又绕了回来,小秧说:“老师说小强了,我害怕。”
我心想,老师说什么可怕的了,莫非我没听见?就问:“那么老师说小强什么呢?”
小秧抽抽搭搭地说:“小强抢别人的椅子,小强还摔擦黑板的布。老师让他捡起来,他不捡。老师说,你出去,不要再进来了。”
我啼笑皆非地说:“这也不可怕啊。”
秧爹提醒我说:“小秧就是怕人起冲突啊。你记得吗,每次出去,她看见吵架就害怕,都要哭着离开。哪怕这事儿跟她没关系。小秧就是看不得有人起冲突。”
秧爹一语点醒梦中人。确实,我家气氛和睦,总是说说笑笑,父母吵架什么的小秧可是从来都没见过。或许是因为这样,所以在外面她看到有人争吵就会吓得赶紧离开,甚至还被吓哭过。虽然这些冲突和她完全没关系,可是她就一副受了刺激的样子。甚至看电视见到“多人打架”都要换台。
再一想,这次课,小强恰好就坐在秧秧的旁边。也难怪秧秧简直是“感同身受”了。所以,大概也是凑巧,“棒棒糖事件”和“小强闹课事件”发生在同一天,我就对小秧有了误解,觉得她是为了棒棒糖找借口不去英文课。
于是我就问秧秧:“那么,如果下节课妈妈告诉老师,让你和小强坐远一点行吗?”
小秧点头,又担忧地问:“那老师再说他怎么办呢?”
我想了想:“那你就出来找妈妈,好吗?”
小秧问:“那他冲我吐舌头呢?”
我心想,这也叫问题啊,努力把一句“你也冲他吐不就好了”咽下去,回答说:“你就捂上脸好了!”
说罢我捂上了脸,小秧就笑了。
晚上我和秧爹商量起这件事,也觉得有点棘手。我总觉得,以后上学,像这样的状况岂不是也要见到很多?应该让小秧也锻炼一下如何面对。现在小秧也太温室小花朵啦,连老师管别的孩子都害怕。
但转念一想,这也不单纯是个适应性的问题。每次上课,半节课老师都用来维持秩序,确实效果和气氛也都打了折扣。而且乐观的秧爹说:等到真的避不开时再锻炼不迟。现在小秧班里也没有小强这样的小朋友,我们何必特意花钱在外面做这种结果未知的适应呢?等小秧真的遇上这类孩子总是小学才有可能了,那时候也许小秧已经就不那么胆小了。
商量了半天,就决定还是应该重视小秧的情绪,以及真正的上课效果。最后,我们决定去跟金老师要求开新班,否则,这个课堂我们就放弃算了。
正好小华家也在等新班,我们就一起去找金老师谈。金老师并不愿意给两个孩子单独开班,但也明白如果不同意,我们两家就都放弃课程。我对她说:“其实你如果开了新班,马上就会有学生。而且,如果家长带孩子来秧秧她们的班级来试听,就会觉得上课效果很好。如果在另一个班试听,很多家长可能会觉得效果不太理想,就不来了呀。”
毕竟“顽童大闹学堂,娇气包被吓哭”的情况金老师也是亲眼目睹,非我夸张。和外教老师商量后,就同意给我们开个新班。我再三向金老师道谢,回家就告诉小秧这个好消息:帮你开了新班,没有小强,而且小华也来啦。
小秧听了并没有立刻雀跃,她担心地问:“那我正在上课,小强会不会冲进来啊?”
我说:“不会了,根本都不在同一天呀。”
到了新班开课的时间,小秧和小华一起跑着来了。而同班的小云(永远的化名)家长听说,也带小云来试听。小秧在进教室前,突然又紧张地问我:“真的没有小强了吗?小强真的不会进来吗?”得到确定之后,她才和另外两个小朋友一起进了教室。
三个孩子本来就是一个班的好朋友,这英文课上得简直是HIGH翻了天。只见几个小姑娘在里面乐不可支,跟着外教唱歌跳舞,嗓门越来越大,最后还跟外教耍贫嘴……出来后三个孩子一路奔跑尖叫回了家,这哪儿是上口语课啊,简直是上体育课……
而且,外教老师送给秧秧贴纸的时候,秧秧也毫不抗拒。其实,事先我还买了一个特别华丽的棒棒糖藏在了书包里。然而小秧提都没提,就高高兴兴地把贴纸贴在了衣服上。
而且,金老师这也算好人有好报,小云又带来了一个小女孩。于是小秧她们这个班,转眼就有了四个学生,马上就要满班了呢。
于是,问题又一次解决了。这个课我想至少我们会先上几个月,以帮助小秧建立信心。而且,这位活泼的外教授课风格也很得孩子们欢心。我在外面看看书,有人带着小秧玩闹一会儿,我这当家长的也能松口气。真是皆大欢喜呀!
于是这样说起来,小秧一周也有三天上课外班了。舞蹈课麻烦一点,虽然近,毕竟不在楼下。而这个英文课,可以算是毫无负担。其实小秧是把上课当福利的,她还想再去上更多的课,但是我觉得那样就真的太多了,所以并没有答应她。
是的,小秧是那种吵着“我要上课”的那种孩子。“你们孩子怎么这么喜欢上课啊?”这是周围好几位家长都问过我的问题。原因我想除了天性之外,也和我们的一些做法有关。什么做法呢?其实我想细心的老客户平时也都知道的差不多了。如果大家还有兴趣听我总结,就还下回分解。如果不怎么有兴趣,下周我就开始聊别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