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有好报
(2011-09-15 08:55:15)
标签:
谈话技巧叛逆自尊心育儿 |
分类: 育儿:人生大事 |
有天秧秧和一位小朋友一起玩儿,秧爹就偶尔关注了一下。这下他赫然发现,这个他印象里比秧秧矮的小朋友,现在和秧秧差不多高了。于是秧爹就紧张起来,跟我说:秧秧怎么都没丁丁高了?(没有丁丁,化名)。
我看了看,说:差不多高吧。不过秧秧最近好像是没怎么长个。
秧爹说:你说这是为什么啊?
我想了想说:主要她现在不喝配方奶了。突然有一天她就拒绝喝配方奶了。纯牛奶她不太爱喝,进口的也不行。儿童牛奶都太甜了,不想给她喝那么多。现在她奶制品摄入就是一点奶酪和酸奶。
平时不大参与家政事业的秧爹立刻觉得有必要改变现状,坚定地说:那哪儿够啊!得给她喝奶。喝大量的酸奶和牛奶。配方奶还得给她喝。
然后他就跑到秧秧和丁丁面前,问丁丁:丁丁,你最近怎么长这么高的个儿呀?
丁丁自豪地说:因为我睡觉多!喝奶多!
我俩一听,丁丁很明白,很懂营养学嘛。就一起鼓掌说:真懂事儿!说得真好!
秧爹表演完毕,又对秧秧说:秧秧,你想不想像丁丁长这么高啊?
秧秧看了他一眼,气愤愤地说:我才不想呢!我就喜欢矮!我讨厌长那么高!
然后就继续玩儿了。
秧爹转头冲我无奈地笑,我忍着笑把他叫过来,小声说:哎呀呀,你啊,不应该当小朋友的面就这样说呀。她已经三岁多快四岁了,有自尊心啦。
秧爹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点头说:对,我没考虑到这一点。
这时候秧又抬起头,说了一句匪夷所思的反驳的话:我要是长得太高了!东西还不都得让我给抢光了啊!
我赶紧出面安慰她说:没事,爸爸随便一说。没有关系的,你继续玩。咱们不用长那么高,再说宝贝你一点都不矮。
此时来看,由于方法不对,没有考虑到秧秧的自尊心,秧爹本次教育宣告失败了。成为一次失败的教学案例。
事情过去了几天,有天晚上我们俩带秧秧去超市买东西。秧秧问我:妈妈咱们去买什么啊?我说:咱们买点油盐酱醋呀,出去玩喝的瓶装水呀。
秧秧说:记得给我买酸奶啊!牛奶我也要!
秧秧平时也喝酸奶,但并不这么热衷。至于牛奶,她更是从某天起突然就不感兴趣了。今天主动提及,我和秧爹都意识到,是那天秧爹“失败”的谈话起了作用。
我俩赶紧忙不迭答应:好啊好啊!给小秧买酸奶,买牛奶!
秧秧热烈地说:要买多多的!我要多喝!
我们俩简直热泪盈眶了:太好啦!没问题!
然后就特意买了一升装的酸奶和一箱牛奶回家。第二天起秧秧就开始积极主动地喝牛奶了。
虽然不知道秧秧这积极行为能持续多久,但至少我发现,秧秧当天的抵抗情绪并没有影响到她对事物的判断。我又想起,我小时候我妈曾经说过:很多时候,虽然你当时嘴硬,但从事后行为来看,当时的话你还是听进去了。
回想一下确实如此,也许当时不满家长的语气,会本能地选择反抗。但家长的话假如有道理,我还是会仔细考虑的。很多家长总说,对孩子,真是好心没好报。说好话孩子不但不听,还特意对着干。
这种情况当然也是有的。不过,也没必要为此就战战兢兢,每天严格考虑说话的技巧。因为只要确实是对孩子有利的好话,相当一部分孩子还是能听进去的。
孩子确实格外敏感,自尊心强,有叛逆心理。但这不代表孩子就是玻璃心,就是没有判断力的小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