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秧秧洗澡进化史

(2011-07-06 08:25:05)
标签:

洗澡

阶段

洗头

淋浴

育儿

分类: 育儿:人生大事

最近好像问如何给孩子洗澡的人特别多,那么就介绍一下我在给秧秧洗澡方面的经验吧。

 

秧秧刚出生的时候我请了月嫂,她使用的是标准婴儿洗澡动作,一只手抱着,另一只手洗头。然后托着孩子在澡盆里稍微游几下,最后出来裹上浴巾做做抚触和一些踏步反射之类的婴儿体操。我那位月嫂做的很规范,跟教学片上的步骤差不多,但秧秧还是时不常地哇哇哭。

 

月嫂走了以后我亲自上阵,本以为月嫂这老手都难免把孩子弄哭,我来洗还不定哭成什么样子呢。谁知道自从我给秧秧洗澡以后,秧秧居然很少哭。看来亲妈就是亲妈,我早就应该有自信才对。

 

所以第一阶段我也没别的诀窍,都是按照标准动作来,唯一的诀窍就是:亲妈是王道!

 

第二个阶段是秧秧一岁左右,个子越来越高了,我很难用一只手抱着她那样洗,她会觉得不舒服。我们就找了一个宜家的浴室小板凳,扁扁平平的,让秧秧躺在上面。头悬在水盆里,好像理发馆的洗法,只不过比较矮。

 

这种方法秧秧只需躺下看着天花板,水不会溅到眼睛里,所以她基本也不哭。但缺点是我觉得这种方法洗不干净。事实上,在秧秧盆浴时代,我觉得她的头发一直都有问题。到了后来,她的头垢总好不利索。抹了油弄干净了,没多久又起来。但自从改为淋浴以后,头垢一下子就消失了。

 

秧秧是如何接受淋浴的呢?这是本文的重点。我家的浴缸淋浴头必须有足够的水压才能喷水,所以水流很冲,声音很大,一岁多的秧秧见了就害怕,从来不敢洗淋浴。但是有几次带她出去旅行,宾馆里都是24小时热水,可以把淋浴头的水开的小小的。我用花洒轻轻在她身上冲洗,她就非常高兴。

 

去宾馆自然不会带着婴儿浴液什么的,所以头发就只是让她仰起头,我用淋浴头稍微帮她把头发冲一冲。

 

——请注意这个动作:让孩子仰起头,看着天花板。然后用软管花洒冲洗头发,水就不会进眼睛,孩子的感觉会好很多。我应该画张图示意,但是,你们也看懂了对吧?我就不费这个劲了……我给这个动作起个名字,叫做“仰头式”。

 

当秧秧开始接受宾馆的淋浴一段时间以后,她对家里的淋浴也没有那么强的恐惧感了。在让她接受家里淋浴这个艰苦过程中,我绝对是循序渐进,十二分的耐心。

 

一开始就让她看着花洒喷水的样子,只是看,不强求她立刻进去冲。我冲自己的手给她看。然后在她愿意的情况下,先给她冲脚。慢慢的开始冲后背。等她都熟悉了,我才开始洗头的训练。

 

在家里洗头和在宾馆不同,一来水比较大,二来要加浴液。虽然是无泪配方的婴儿洗发水,但我发现秧秧非常惧怕水或者泡沫流到脸上的感觉。于是我先保证,只要她稳稳地看着天花板,摆出标准的“仰头式”,我就绝对不会让水流进她眼睛。而且,只要秧秧觉得不舒服,就喊“停!”,我保证立刻停止。

 

——关于秧秧为什么对我这么信任我就不再赘述了。以前博客里写过很多。这是长期的努力。总之结果就是,秧秧非常信任我,我也从没有辜负过她的信任。

 

为了实现承诺,一开始我只冲洗她后脑勺以下,这样确实不会造成进眼睛。等她熟悉了放松了以后,我问她:也不可怕,对吧?

 

得到秧秧肯定的答复以后,我又开始稍微往上一点。并且发给她一个干毛巾,告诉她,现在冲洗的已经是你的额头,万一有水过来,你可以自己擦。

 

事实上我的动作非常小心,基本上保证了没有水进眼睛。把头发润湿后,我让秧秧自己拿着淋浴头,随便冲脚玩儿。她很开心。这时候我把她额头擦干,用洗发露给她洗头。动作也像理发馆的人似的,尽量往后梳,让泡沫尽量不往下去。一旦有泡沫到了额头,我就赶紧主动给她擦。

 

然后的冲洗当然又是“仰头式”+“小心冲”。第一次成功以后,秧秧也觉得自己完成了一个跨时代的进步。虽然从此以后,洗澡这个任务只有我执行了,秧爹基本退出了“给秧秧洗澡”这个历史舞台。不过,毕竟孩子是更干净了,而且这样洗,对于我来说也比以前轻松多了。

 

于是在秧秧三岁左右,她终于彻底开始淋浴时代。不但淋浴洗澡,连头都淋浴了。之后,她的头垢不用抹油,彻底就消失了。我也放心地在这个夏天给她留了长头发。

 

秧秧洗头的进化史就是这样。我还可以介绍别的孩子的洗头故事。然然家似乎一直采取爸爸给洗淋浴的方式,然然爸爸就直接浇头,然然就哭。不过等水停了,然然也不哭了。然然爸爸的理念是:她哭她的,我洗我的。

 

事实上,如果是秧爹执行这个任务,也是这种风格。大概爸爸们多数都是走简单粗暴这个路线的吧。

 

秧秧的朋友一一是洗头帽洗头,她接受的很好。一一买的是那种软塑胶一圈的洗头帽。不过洗头帽似乎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接受。

 

在秧秧接受淋浴洗头以后,还有个小小的插曲可以做参考。秧秧每次去奶奶家都很高兴,不想回家。唯一说过的不满就是奶奶给她洗头。我一问才知道,原来奶奶认为,只要教给秧秧在水里闭气出来再呼气,秧秧就不怕洗头了。所以奶奶一直坚持让秧秧站在水里练习“闭气-呼气”,其结果就是秧秧要求去奶奶家之前我先给她洗头,免得去了以后奶奶给她洗。

 

实际上,秧秧是讨厌水流在脸上的感觉。她并不是有了呛水的经历才害怕洗头的。用“呼气闭气”的方式,来解决“水流在脸上”的问题,可以说是南辕北辙。很多家长在解决孩子此类问题的时候之所以感觉棘手,就是首先沟通渠道有问题,根本问不清楚孩子到底为什么不能接受。其次对孩子的感受不够尊重,总喜欢说“我认为”“我觉得”,对于孩子说的话倒当做耳边风。最重要的是,如果平时亲子之间没有建立起足够的信任度,孩子不太容易配合一个冒险的举动。

 

总体来说,在对待孩子这件事上,其实方法说来说去就那么几种。洗头,吃药,看病,打针……步骤无非是先沟通,搞清楚孩子怕什么。然后说明白利害,鼓励并且教孩子一点方法,尽可能减轻孩子的痛苦,一点点循序渐进……这种方法总是一开始看起来麻烦,但比较能彻底解决问题。而且,别看起步慢,但一旦开头搞定,后面就越来越顺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晒虱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