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小霸王育儿 |
分类: 育儿:人生大事 |
我常说秧秧是个道德小标兵,好处是人缘很好,不管是幼儿园老师,亲朋好友,还是她班上的小同学,都很喜欢她。但缺点是她和比较霸道的小朋友玩儿的时候,一旦被抢东西就会哇哇大哭起来。因为她觉得不可以打人,可是好言相劝对方也不会把东西还给她。
我教给秧秧大方点,因为有的孩子不过是喜欢抢,一会儿就又去玩儿别的去了。有的孩子就是想欺负人,看到秧秧哇哇哭就很满意。还有的孩子只是习惯不好,在家里唯我独尊惯了——总之,并不是动手来打秧秧那样的恶劣行为。
而且,秧秧被抢的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无非是她捡的花花草草,或者一个已经破烂不堪的贴纸,至多是个玩具——她的玩具都堆成山了,根本不会被抢了就没得玩。
秧秧很小的时候(一岁左右),为了让她养成不打人不抢东西的习惯,我会主持正义。两岁左右,我会先劝解她,有时候她就无所谓了。但有时候她也“到底意难平”,我再想其他的办法。比如和对方商量,换个东西,或者我再给她一个别的之类。
现在秧秧三岁多了,我觉得应该让她学会更加自主一点,基本上都不再帮她做警察了。有次秧秧和一贯很霸道的小丽(事实上没有小丽嘻嘻)玩儿,忽然小丽抢了秧秧手里的贴纸,并且怒冲冲地冲着秧秧吼:你是坏孩子!你不听话!我把你的东西没收了!
小丽人高马大,嗓门也大,气势也足,弱小滴秧秧立刻哇哇大哭起来,对我说:她抢我的!她还说我!
我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多大个事儿啊。就把秧秧拉过来,搂着她说:秧秧,她说你,你不要听就好了呀。你是好孩子,不会因为她乱说就改变,对不对?
秧秧抽抽搭搭地哭着,很委屈的样子。我就问她:还是委屈,是不是?
秧秧点头。我说:这样,秧秧,你不能改变朋友,但是你可以选择朋友。你如果想和小丽玩儿呢,你就要接受她的这些毛病。但是你也可以选择不和她玩儿,她说这种话你转身离开,就听不到啦。
秧秧就说:那我不和她玩儿了。
小丽一听秧秧要不跟她玩儿了,赶紧从地上捡起一片树叶递给秧秧,说:秧秧,这个送给你,你别哭啦。
秧秧是个不记仇的孩子,马上就要去拿树叶。我提醒她说:你想好了哦。
秧秧立刻想起方才的事情,就不拿树叶,到一边玩儿去了。这下子小丽彻底急了,对着她的家长撒泼哭闹起来。
第二天,小丽见到秧秧,主动过来说:秧秧,我不欺负你了,咱们玩儿吧。
我就夸奖小丽说:小丽你真棒,你进步很快,是个好孩子!
于是她们俩就玩儿了起来。但是小丽当然不会就此改变,她只是一时收敛,很快就忘记了,没一会儿又要故态复萌,抢东西训斥秧秧不在话下……
小丽其实很喜欢和秧秧玩儿,但她就是时不常的要欺负秧秧一下。而秧秧呢,在我反复跟她说了几次以后,她也渐渐地明白,想要和小丽这个好朋友玩儿,就要学会面对小丽偶尔的“欺负”。虽然秧秧还是经常为此哭起来,但很明显,已经比最初好了一些。经常哭两嗓子,看看假装没听见的我目光正落在别处,也就算了,又和小丽玩儿起来。
事实上,这是秧秧的特点,她很难做到持之以恒的不理小丽。而班上另一个孩子小华就很“有种”。有次一起玩儿的时候,小丽欺负小华,小丽的家长自然是不大管束的那种,只见小华立刻站起来走到一边,对她父母坚定地说:回家。
这下小丽的家长挂不住了,我也一边和稀泥劝说。但小华非常坚定,已经开始往外走了。而且,之后小华见到小丽,经常都退避三舍,保持距离。小华本身非常有礼貌有教养,更难得的是,小小年纪她就会选朋友,坚持只和秧秧这种比较“上路”的孩子玩儿。
实话说,我觉得小华真的好酷,其实我的交际做派就类似于小华——我不愿意在不喜欢的人身上浪费功夫。但这种倔强是小华的天性,秧秧是很难做到的。非要做到,岂不是变成了我强迫她远离小霸王,那样也未必能适合秧秧。
我常跟秧秧说:你不能改变朋友,但你可以选择朋友。如果你舍不得放弃朋友,那么你还可以去适应朋友。
虽然秧秧也喜欢口头上说一句:那我就不理她!
但她并不能真的做到,还是转眼就忘了,或者被人家一吼就哭起来。据老妈说,我小时候也是个毫无脾气,近乎怯懦的孩子。但大了以后倒是格外有主见,轻易不为他人所动。所以我一贯相信,小时候所谓的没有主见或者不知道争夺,也许只是天生避免矛盾的做法,并不等于大了以后缺乏主见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