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果自负
(2011-06-15 08:23:36)
标签:
商量警告育儿 |
分类: 育儿:人生大事 |
好像总有人问我,秧秧怎么就学会了跟你讲理呢?你们怎么就能有商有量呢?其实我觉得孩子天生都是很讲理的啊。不仅秧秧讲理,在我看来,很多据说不能和老师沟通,喜欢和家长对着干,看似顽劣不堪的孩子,其实都能讲理。至少在我这里,他们都变成了懂事的好孩子。
我觉得对于两三岁以上的孩子来说,只要你给他选择权,然后告诉他后果,你就会发现,大部分孩子其实很谨慎。
比如:有次一个孩子闹着要吃糖,她妈妈没有办法。而旁边秧秧就坚定地不吃。我走过去对那三岁多的孩子说:吃糖会让牙齿里长出大虫子,大虫子多了,牙就坏掉了,就得去医院看牙医。你知道看牙医吗?要把嘴张开,医生拿一个钻去钻你的牙,然后再用东西补牙。这过程一般小朋友都不太喜欢。不过你可以自己选,也许你觉得看牙医并不是很可怕,那么你也可以吃糖。
那孩子想了想,说:那我不吃了。就把糖还给了她的妈妈。
所以你看,我真的不是在吓唬孩子,我说的每一句都是真话。对秧秧也是这样,如果她坚持要吃,我每次都会告诉她,那么看牙医的时候,你要坚强。我尊重你的选择,牙齿是你自己的。
还别说,两岁左右秧秧就很能听懂这些话了。
小孩其实一点都不傻,很多孩子乐于做家长不允许的事情,很大原因是他的家长阻止得太多,保护得太好。有时候秧秧做危险一点的动作,我和秧爹就会虽然尽量就近看护,但不直接阻止,俩人在一旁幸灾乐祸地说:不理她,一会儿摔破脑袋下次就知道了。
所以秧秧也还是有过一些小小的伤痛的:不好好坐椅子然后摔下来,骑车走神侧翻在地上,非要穿某个不适合运动的衣服结果被连连绊了好几个大跟头等等。而下次类似状况时,我会提醒秧秧:上次的事儿你还记得吗?你自己想想清楚,我让你自己选。
还别说,秧秧总是能够自己选较为安全的选项。而且她也很明白,妈妈的警告都是真的警告。无关紧要的事情妈妈从来都随她去。
警告必须是真实的警告,不能是吓唬或者忽悠。对于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来说,也许你一句“再不听话警察叔叔来抓你”能暂时吓到他,但等那孩子有天暗自明白其实警察不负责抓孩子时,家长的威信也就荡然无存了。
同样的,商量也一定是要真的商量。我不赞成的一种态度是:好像是在商量,在给孩子选择权,其实是给孩子提出难题,说一个高不可攀的后果让她知难而退。万一她达到了家长再反悔。
我觉得如果孩子能够承担后果,就要尊重她。比方说,有天秧秧要吃一包辣豆子,我告诉她是辣的,她还是要吃。因为她最怕辣味,所以我就随口说:不怕辣你就吃呗。令人吃惊的是她这次居然不怕辣了,她吃几个就去喝水,辣的直吸气,但还是在吃。我顿时有点后悔没有事先规定,我应该说“要是不怕辣就允许你吃十个”之类的……
最后她把一包辣豆子吃完了,我也没有阻止她。当然,以后我会跟她事先约定,不可以吃太多。但这次既然没有事先规定,又怎能看孩子真的接受了辣椒再出尔反尔呢?吃掉一包辣豆子当然不靠谱,但我觉得相比之下,出尔反尔对孩子的坏影响更大。
我观察了很多孩子,总体感觉,两三岁的孩子,基本上可以做到对自己的后果负责。在对后果负责的过程中,孩子会学到权衡,思考,责任感。而且在这种过程中,孩子会感觉到被尊重,从而也学会了尊重对面的这个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