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鼓励
(2011-02-14 08:58:39)
标签:
鼓励赞美事实压力进步自信育儿 |
分类: 育儿:人生大事 |
现在的儿童心理学似乎特别强调鼓励和赞美,很多人都认为孩子需要大量的鼓励,这样有助于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一开始我也觉得这似乎是对的,但现在当了三年妈妈,觉得这种谀辞如潮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弊端。至少,在秧秧身上,我发现孩子需要一定的压力,过分的鼓励和赞美不但不能建立起孩子的自信,还会让孩子变得懦弱无能。
我是个头脑简单的家伙,所以平时和秧秧相处也是直抒胸臆,实话实说。当秧秧做了了不起的事情时,我会由衷地赞美她。不过小孩子大多数时候不过平平常常,所以大多数时候我也不特意夸奖。如果她做的比较糟糕,我也会直言不讳地说她不对,或者还做的不够好。而发脾气,狮吼功也不是没有过,为此我曾经常常内疚:我可真不温柔啊!
不过,在我这种不那么规范的教育方式下,秧秧倒是发展的很可爱。一天到晚被各种夸奖当榜样,虽然也有缺点,但总体来说,她生活习惯很好,喜欢运动,对新鲜事物有好奇心,有独立思考能力,愿意为进步付出努力,做事有一定的专注力,有较强的求知欲……好吧自夸完毕,总之我确实觉得秧秧大体来说的确发展的还不错。
但渐渐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当家里有老人来过之后,秧秧的行为就表现出全面的退步。姥姥来过以后,秧秧会脾气变大。奶奶来过之后,秧秧依赖性变强。后来我仔细观察,终于发现了症结所在。姥姥特别在意秧秧,秧秧眉头一皱,姥姥就赶紧哄。这是普通的隔辈疼现象,而奶奶来之后的依赖性就值得思考了。
秧秧奶奶特别相信鼓励和赞美的力量,所以每当奶奶来时,秧秧的周围就充满了不切实际的赞美。秧秧正常的行为被赞美,糟糕的行为也被赞美。在爷爷奶奶眼里,三岁的孩子大概还得随地大小便,不能自己吃东西,不能听懂人话,一跑步就得摔个大跟头……总之,爷爷奶奶对一切我看来三岁孩子的正常行为都不遗余力且发自内心地惊叹赞美,让我经常怀疑他们是以智障儿童的标准来要求秧秧,只要看起来比较正常他们就觉得很了不起了。
最显著的一次事例就是秧秧运动神经不太好,力气也小,所以骑自行车不太好。以前她都努力练习,我也只是正常地对她进行指导。只有她取得明显进步时才鼓励。但奶奶来了之后,就会在后面推着秧秧,然后赞美秧秧骑得好骑得妙,达到了五岁孩子的水准。
这当然是彻底背离事实的……瞎话,但亲奶奶么,夸几句也没什么。谁知道之后问题就来了,前阵子我病了,没怎么带她玩儿。当我病好了,某天风和日丽时,像以前那样带她在院子里骑自行车,却发现秧秧简直变了个人。以前她很努力的练习,现在就等着我推她。我教给她脚如何用力,以前她会认真地听,这次却懒得听。偶尔骑动两下,就开始东张西望,停止练习,等着我夸她,或者要东西吃。
秧秧虽然运动能力一般,但以前还是很喜欢努力学习运动的,我也觉得这会对她身体和人格发展都有好处,一直都陪着她,也没有要求她和别的孩子比较。但彻底放弃努力,注意力不集中,任何行为都需要报酬的心态是我不愿意看到的。
一开始我还能努力控制情绪,试着用各种巧妙的方法诱导她,鼓励她。但秧秧油盐不进,依然是心不在焉,就等着夸,等着推,等着给她东西吃。我又气又急,心想好好的孩子怎么变成这样了呢。就对她发了火,严厉地告诉她不努力等着别人夸是不对的,自行车是要学着骑的,不是让妈妈推着玩儿的。如果你不肯好好练习骑车,妈妈干脆把这个小自行车送给愿意努力的孩子。
秧秧自然是嚎啕大哭,最后两人气呼呼地回了家。
其实发完火我也觉得自己不对,不就是个自行车吗,也许她还是太小了,也许我心太急了。耐心的妈妈应该一直鼓励孩子,哪儿能像我这么凶啊。
然而没想到的是,从那天开始,秧秧总是自己偷偷练习骑自行车。有一天我在卧室收拾衣服,她自己骑车进来,高兴地喊我:妈妈你看!我自己骑过来的!我自己拐弯的!
我抬头一看,果然她骑的好好的,小脸上神采飞扬。我当然非常惊喜地夸奖她,可惜秧秧都懒得听我的夸奖,她骄傲地骑着小自行车走了。她骑动了小自行车,她自己操纵小车拐进了卧室,她做到了以前做不到的事情,她自己知道她很棒。
我想起一开始她在家盒子下攀爬架总要我抱,不肯按照我教她的方法自己下来。有次我失去耐心发下狠话,说不管你,不下来我就走了。秧秧大哭,随即就非常正确的自己爬了下来。而且从此以后她再也不用我扶,每次都利落地爬上爬下,还经常高兴地说:妈妈你别过来,我自己行!你看我爬得棒不棒?
我常想,现在的育儿理念是不是太强调赞美和鼓励了呢?好像孩子是玻璃人,脆弱的不得了,不能面对一点点批评。大人要小心再小心,才能保证孩子的心灵不受伤害。可世界本来就不能永远对着一个人微笑,无条件的赞美只会让孩子沉湎在虚假的世界里享受赞美,不愿意面对真正的事实。孩子和家长都这么缺乏自信吗?难道一定要靠谎言才能维持自尊吗?
我大概算个不那么慈祥的妈妈,对秧秧不好的地方总直言不讳,有时候也忍不住发脾气。以前总为此反省,觉得自己修养不够。但渐渐地我觉得秧秧没那么脆弱,她看得懂我的期许,明白其实她更努力就可以做得更好。于是她就真的努力,真的取得进步,然后她就不再需要父母无条件的赞美,因为事实的鼓励比大人的谀辞如潮更有力。而她进步之后,我也会发自内心地赞赏她,我想这样对于父母和孩子都是更健康的方式。
其实成年人不也如此吗?内心强大的人不会依赖旁人的赞美,成功和进步的喜悦会让人建立真正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