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天到了

(2010-10-18 09:40:14)
标签:

冬天

育儿

分类: 闲话:絮絮叨叨

忘记了从哪年开始,北京基本上就没有春天和秋天了。印象比较深的场景是大约2003年或者04年,我还在后海边上上班。岸边的杨柳还是绿的,一场大雪就压在了上面。那场雪让很多没来得及落叶的树被压断了,很好的解释了中学课本上关于落叶必要性的知识点。这或许可以证明,北京并不是从来都没有春秋过度的,至少那些反应迟钝的树们可以证明这一点。

 

这种情况近几年可以说是愈演愈烈,好像总是处于“热死了”和“冻死了”的交替中。甚至这个夏天都是这样。一场大雨浇的人凉飕飕,转眼气温降了十度。第二天艳阳高照,所有水迹瞬间蒸发,气温又上升了十几度。

 

北方有一句话叫做“水过地皮湿”,形容做事表面化。从这俗语可见北方的干旱由来已久,不管多大的雨,在北方都无法形成涝灾。在北京洗衣服是不看老天脸色的,下雨也照样可以很快晾干。区别只是晴天你可以一天洗三四批全都晾干,雨天就一天洗一批好了。

 

这样的气候当然昼夜温差极大,以前也不觉得怎样。当我二十啷当岁之际,不管什么天气都骑车,穿的像熊一样也不觉得累赘,穿的像猴一样也没觉得特别冷。所以不仅是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傻姑娘火力也挺壮的。后来年纪大了,但就开车了,耐冷能力虽然差,但一路小跑两步钻进车里,穿的倒是比以前更少了些。

 

可现在有了孩子,情况又不同。我总是努力跟孩子穿的一样,以便于感同身受她所处的温度。早晚温差大是我最头疼的事儿——早八点进幼儿园,冷气入骨,给孩子穿的很多,小手依然只是温热而已。可一过上午十点,太阳的热量发挥威力,马上又好似酷夏,又怕孩子户外活动出汗多反而着凉。

 

今早上我就给秧秧上衣穿了一层又一层:秋衣,薄毛衣,马甲裙,有时候还加一个单褂(就是单层的外套或者衬衫),然后才是外套。戴围巾帽子。裤子也煞费苦心,里面针织打底裤,外面薄运动裤。这样万一老师活动的时候觉得她热了,没准儿能脱掉一层。如果一共就两件衣服,不脱热,脱了冷,老师可能就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早上我满心矛盾地给秧秧一层层包裹,她低头看着,疑惑地问我:妈妈,我怎么穿这么多层呀?

 

我猜可能会有外地的朋友,看看日历说,才十月中,你给孩子穿的会不会太多了一点呢?可是要知道,我也是穿打底衫,衬衫,大毛衣,风衣出门送孩子的呀。同样戴着帽子围着围巾,还都是毛线的。昨天一口气降温十几度,我把家里所有的暖和东西都搜出来了。老公去打高尔夫,回来说大家都打出了最差记录,因为实在太冷了,直到打完手都是凉的。

 

要不怎么说二八月乱穿衣呢,实在是天气太乱呀。

 

还好我们这次居然未雨绸缪,周六天气很好,风和日丽。我们并没有出去玩儿,而是给家里阳台打了封胶,去HM新买了一个大毛衣。第二天就降温了,如果我们没有及时筑巢,就要变成寒号鸟冻死啦。

 

最后,让你们看看昨天在家里我穿成什么样子——是的,我在家里都戴着围巾和毛线帽子。以及,昨晚上我们家果然吃了火锅。老公去超市采购,发现东来顺的羊肉片和海底捞底料都卖光啦。

 

自拍水平请大家自动忽略。。。。。像不像马戏团工作人员?

 

冬天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