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培养健康的习惯到底难不难?——安全篇

(2010-10-12 10:12:54)
标签:

安全教育方式

育儿

分类: 育儿:人生大事

所有的宝宝都有安全隐患,所以培养安全习惯对于孩子来说真是太重要了。有的孩子天生似乎鲁莽胆大,但并不意味着他就完全没有安全意识。有的孩子谨慎胆小,但也不意味着家长就可以放任不管。

 

家长如何规避各类安全风险是很大的话题,这里讨论的是怎样让孩子自己建立一些安全意识。

 

第一,大部分孩子多少都能够吃一堑长一智。所以家长在监护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允许孩子有一点点的小磕碰和小挫折。

 

秧秧小时候嘴很急,见到吃的马上就要。有次要吃一个很烫的东西。我就对她说:这个很烫,你如果一定要吃,就自己去抓吧。结果她抓起来就放下了,因为确实比较烫——当然,毕竟是上了桌的食物,烫也只是80度而已。但之后,只要告诉秧秧这个东西烫,她就会主动地等一会儿。

 

假如没有经过第一次的烫,秧秧就不会知道世界上有“烫”这件事情。这个方法有点像打疫苗,在家长能够控制的范围内,让孩子明白危险的害处,会让孩子发自内心地理解安全的重要性。

 

第二,不要小看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都是喜欢秩序感的。但是切忌唠叨,可以用更好的方式来表达。

 

我经常会跟秧秧做一些安全问答,比如:在马路上能不能跑呀?答:不能跑!问:跑了会怎么样呀?答:会被车撞到!问:撞到会怎样呀?答:会很疼!要上医院打针!还会撞死!

 

类似的问答还有很多,在这些看似游戏的过程中,秧秧渐渐有了一些基本的安全意识。开始明白哪些是安全的场所,哪些是不安全的场所。

 

第三,要正面传达给孩子危险的信息。世界是不完美的,有好人有坏人,不要先给孩子建立错觉再去纠正。

 

我很早就向秧秧灌输“亲人”“外人”“好人”“坏人”的观念。我告诉她亲人外人都是天生的,而好人坏人有时候你看不出来。我还告诉秧秧,对于不喜欢的人,你可以回避。如果有人让你做你不喜欢的事情,你可以拒绝。有时候我们会遇上一些热情的陌生人,对宝宝表现出热情喜爱,要求抱一抱,或者亲亲之类。秧秧对此很不喜欢,我也支持她的不喜欢。我会替她告诉热情的陌生人:这孩子怕羞。然后更加紧紧地抱着秧秧。

 

现在秧秧懂得人贩子,她无师自通地说:人多的时候要拉着妈妈的手,要不然被坏人抓走了,就每天打,也没有东西吃。告诉孩子这些事情好像有点残酷,但我倒觉得,总比她突然某天顿悟这世界原来有坏人要好一些吧。

 

第四,我们不能避免所有的风险。家长们常常纠结于安全和能力的矛盾中无从选择。让孩子锻炼能力吧,怕出意外。时刻监护吧,怕孩子大了无能。

 

但只要家长尽力就可以避免所有的风险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即便是最尽心尽力的家长,也不能保证自己像个监视器似的24小时运转。古人说的好,不能因噎废食。我见到很多家长,怕孩子呛着噎着,就一直给吃婴儿食品到两三岁。有的家长怕孩子摔着,刚跑两步就喊慢点慢点。有的家长怕孩子得病,只要天气稍微不好就不送幼儿园……也许这样做是规避了一定得风险,但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孩子两三岁都不能正常吃饭,不能痛快地奔跑跳跃,抵抗力更是相当脆弱。

 

很多“万一”的事情我们不能避免,但我们可以尽量做好可能的措施。我们不能因为有交通事故的发生就不上路,但我们可以教给孩子使用安全座椅。我们不能因为孩子有可能呛到就一直吃流食,但是可以教给孩子细嚼慢咽,吃东西的时候不要讲话。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可能摔倒就禁止他运动,但我们可以教给孩子在适当的场合更加痛快安全地运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做个监视器妈妈,不如让孩子一点点学会自我保护。所以,和任何健康习惯一样,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应该能够让孩子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