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宝宝习惯零食育儿 |
分类: 育儿:人生大事 |
物质丰富,社会发达,给孩子培养一个良好的健康习惯似乎越来越难了。所以,当很多家长听说秧秧很少吃零食,不看电视,定时就去睡觉,而且不用哄着睡觉,能跟我讲理,自己好好吃饭,蔬菜水果都吃以后,会惊讶地说:哎呀,你的孩子也太好带了啊。
确实,秧秧的健康习惯总体来说还不错,但做到这些有那么难吗?从我经验来说,其实也不难。
第一篇:爱恨交加的零食
零食真是邪恶啊,似乎所有的孩子都会本能的更喜欢零食,而不是饭菜。哪怕父母是厨艺高手,孩子也还是觉得那些毫无技术含量的,充满化学添加剂的零食更吸引人。抵御零食的侵袭,父母要先从自己做起。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以身作则是非常重要的。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哪里还有资格要求孩子呢?想要宝宝不吃零食,家长就要先控制好自己的嘴。我和老公都是很少吃零食的人,所以家里本来就没什么零食,没有零食孩子看了就不会眼馋,再加上生活安排的丰富有趣些,孩子也就不会一天到晚想着吃零食了。
而且,对于零食,要认真地告诉孩子这些东西对健康不好。因为我自己不吃,所以我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妈妈就从来不吃零食,因为妈妈希望身体好。看到那种满嘴塞着零食的胖孩子时,我也会指给秧秧看:你看,天天吃零食就会变成那个样子,你愿意吗?
别看只有两岁多,但秧秧是无敌爱美的,马上皱起眉头说:不愿意。
但社会影响确实很糟糕,每天去接秧秧是下午将近5点,幼儿园刚吃过晚餐。总看到很多家长忙不迭地给孩子塞一嘴零食。秧秧的新幼儿园院子很大很舒服,孩子们放了学都不肯回家,继续在院子里疯玩儿。这时候我常看见有家长端着切好的水果盒,跟着在秋千滑梯上爬上爬下的孩子喂食。在小区里玩耍,也常看见小孩子举着各种各样的零食边走边吃。
这一切都让秧秧感到了诱惑,常对我说:妈妈我也想吃。
对于秧秧这类要求,我会有斟酌地对待。首先,我告诉她吃东西要回到家里,坐在桌子前规规矩矩地吃。这样不容易卡到,一边走一边吃很容易卡到,卡到就死了(死的概念早就给她讲过了,她也基本理解了)。
其次,如果那孩子吃的是很不健康的零食,我会告诉秧秧:那个东西对身体不好,咱们家有别的零食(如坚果,海苔,山楂制品等相对健康些的零食),回去咱们吃咱们的零食好吗?
而且,对于零食,我家里有分级制度。坚果类是可以常吃的,会买原味的,新鲜的,没有糖衣的坚果。秧秧吃坚果很早,很早她就懂得一点点的吃坚果,不要整个放在嘴里。酸奶经常喝,奶酪也经常吃,但养乐多爽歪歪之类就偶尔喝。我觉得乳酸饮料毕竟不是太健康。
山楂制品可以少量吃,如很小的山楂卷,很小的山楂片。
巧克力的话只给M豆,因为够小。而且,给之前会商量好,今天一天都不可以再要了。不同意的话,这一颗也不给吃。
小袋包装的卤肉,肉干都不给吃。餐桌上有肉,何必吃这些东西。
饼干吃自己家烤的,和秧秧一起做一次饼干之后,每天会发一片给她。当然,也是讲好一天只有一片。
膨化食品,巧克力棒,好多渔,蘑菇力等等,都是旅行的时候在路上吃。在交通工具上的时候,我总会给秧秧准备很多的“违禁物品”。这样漫长的旅途可以变得让人期待一些,秧秧对于坐车坐飞机去远处也就不那么反感了。
饮料就是白水,秋天给很淡的秋梨膏。夏天给很淡的酸梅汤。有时候也煮梨水,但总是普通的水喝的最多。我家几乎从来不买所谓“100%原果汁”,我觉得需要水果的营养,就直接吃水果好了。但去餐馆吃饭的时候,我会给秧秧点鲜榨的果汁。因为我们大人常常喝茶喝酒喝可乐的,秧秧就要求她也要有。
夏天最热的时候,会买些迷你可爱多一类的小冰淇淋放在冰箱里,秧秧想吃的时候可以允许她吃一个,而且还会要求她跟爸爸妈妈分享一下。同样是每天不可以超过一个。
总之,我觉得零食不是毒药,偶尔吃一点作为生活的调剂是很好的。但零食不是主食,必须控制在点缀的范围内。对于小孩子来说,每天有美味可口的饭菜,丰富多彩的生活,偶尔吃一点小零食,这样的生活是健康而充满快乐的。苦行僧似的完全拒绝零食没有必要,但一天到晚零食不离嘴更可怕。养成爱吃零食不爱吃饭的坏习惯,表面看是孩子的选择,其实是家长的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