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户型装修过程真房秀(十三)

标签:
装修对比图 |
分类: 装修:室内空间再创造 |
秧秧的爷爷奶奶家总算新居落成,上周过去拍了照。虽然细节处还有很多地方尚未完成,但总体已经是个新家的样子。就将改造前后的图发给大家看看吧!
左边为改造前布局,右边是改造后的布局——事实上,基本也就是这个布局算是听了我的。进入到选材阶段以后,我所确定的最大部分就是瓷砖了。
这是玄关处,也是改造比较大的一个部分。虽然细节处仍然处处都不妥,比如我设计的置物台不见了,因为工头假装没看见。再比如镜前灯款式不适合镜前用,更像个门头灯,而且光线惨白。但这都是细节,我觉得整体空间感觉还是比以前好了很多。
左中右:装修前,装修中,装修后。可以看出墙面是绿色的,虽然说不上难看,但会衬得家具颜色不正。
门厅处变化也比较大,冰箱移走,换为储物柜。中间那张图是一开始公婆做的摆放,我来之后,指挥老公将两个柜子互相换位。看起来整体感好了一些,最重要的是消毒柜就可以从厨房里挪出来了。说起那个抽屉柜,我起初设计的是与厨房同色或接近的西厨状柜子,下面一半用来放消毒柜,另一半可以储藏。台面可以更高一点,上面放电水壶微波炉之类。这样空间感更漂亮,操作便利,而且下部储物空间也更大。但公公喜欢这个抽屉柜,所以就买了回来。但不管怎样,还是比以前好用多啦。
左中右:改造前,改造后,调整后。
从另一个角度看,前后空间变化感会更明显。
继续转个角度来看,前后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吧。顺便也可以看到我移动前和移动后的感觉。其实有时候家庭改造未必要花钱买新东西,仅仅移动某些家具也会带来惊喜。
左中右:改造前,改造后,调整后。因为墙已经绿了,所以我再三叮嘱家具一定要浅色,白的才好。否则屋子就彻底乱啦。
客厅也是改造力度比较大的,事实上,改造后它的功能为书房和餐厅,而不再有起居的功能。这样,普通客人就在这里接待就好,不影响其余的家人看电视。
而原来的书房兼客房,现在就变成了起居室。我的建议是布艺沙发加一个塌型沙发,可兼做客房之用,风格也比较低调雅致。但公婆说,他们特别喜欢真皮沙发,所以还是买了这个宽大的真皮沙发。虽然尺度不是很适合,但毕竟主人喜欢最重要。
墙面上还有一些灯位未曾安装,也没有什么装饰画。这都留待以后慢慢布置吧,现在二老已经觉得很累啦。
另一个角度,大家可以注意到,窗帘其实都还用的以前的。
阳台以后会慢慢买花架子种花,现在还只是空着。改造的部分是去掉了暖气盒,以及原来的窗台。铺地与客厅同。我的建议是应该与室内同,这样整体感好,比较好看。但公婆心疼他们买的圣象实木复合地板,怕被晾衣服的水泡了。所以铺了厅里的那种瓷砖。
卧室是改动最小的部分,因为功能相对单一,所以几乎没什么改变。抽屉柜和床都是原来的。就只去掉了挂镜线和暖气盒,重新做了衣柜。以前客厅里的旧沙发公婆不舍得扔掉,摆在卧室里留待处理。
从这个角度看去,改造的感觉会明显一些。虽然没有做我建议的那种复合型储物空间,但也还是比以前储物量增加了很多。这时明显感到门比较矮,但没办法,已经剔到钢筋了,实在不能再加高了。
卫生间是改造比较大的部分,而且墙砖是我挑选的。虽然镜前灯台盆都不够美貌,淋浴头也远不是我设计的那样。但还是比以前好用得多,也漂亮得多。我选的这款墙砖看似简单,其实很有细节感,所以整体感觉简单但不简陋。以后有机会拍个细节图给大家看。
厨房这张照片算是压轴,因为当时有点晚了,打开灯以后,拍出了一张整体感最好的照片。也确实厨房是由橱柜公司统一设计,所以细节处都很一致。我是永远建议厨房用乳白色铝扣板做吊顶的,因为那根本就是个不好看的东西,所以务必要它尽可能的消失。不过,还是那句话,主人喜欢最重要。
当我写装修过程的时候,很多读者为二老走过的各种弯路叹息,认为结果一定不会好了。其实并非如此,对不对?虽然墙面地板的颜色乱了点,家具款式杂了点,到了灯具和窗帘等软装之时,二老已经筋疲力尽,干脆就胡乱买了了事,但总体来说,还是好过以前很多。装修其实永远如此,再苦再累再多的不如意,但新家落成之时,总是气象一新,令人兴奋。
我在做家居设计的时候,总觉得有很多矛盾的地方。常有明明不合理,不好看的地方,但主人偏偏喜欢的要命。有常有我觉得努力一下就可以做到很好,但主人却说一句“麻烦死了我看不出有什么区别”。因此我虽然对装修很感兴趣,但只是玩票,不愿意真的做为事业的一部分来对待。身为一个设计者,我不能接受与我所受美学教育与行为逻辑相悖的事。但从使用者角度,我又觉得毕竟住宅很特殊,很私人,还是要尊重业主意愿。但做建筑师就很不相同,客户的要求总是笼统且功能至上的,自己发挥余地会大很多。
所以我总说,大家何必四处打听高明的室内设计师,为之付出昂贵的设计费。还不如自己动手,细细考虑,做出来才是最可心可意的。
在自己的家里,什么都没有自己喜欢重要,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