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婚礼低碳幸福育儿 |
天气好的周末,常看到婚车车队呼啸而过,因为我自己是没有举办过婚礼的,所以对此一窍不通,十分好奇。我总想:这车队大概是用来接女方家属的,那么参加的家属,就都要大早上赶到女方家里,然后奔赴结婚现场。车队一般来说都很长,总要有十几辆车,去掉司机,每辆车如果满员再坐三位乘客,那就是几十个人——这几十个人难道大早上都去女方家等着?就是住别墅也都坐不下呀。假如不满员,那岂不是很浪费,又何必租这么多车,少租几辆不好吗?
不过,我知道婚车车队好像不是以坐多少人来定的,其意义在于不同规格的档次,而不是实用功能。假如真是为了接送亲友,雇一个旅游大巴岂不是更亲切热闹,但好像没有新人这么干,大家都是用车队,大概还是觉得这样比较拉风。
有次看见一辆天津牌照的豪车,做婚车打扮。当时将近十一点了,还堵在路上。我就和老公猜测说:车里也没有新娘子,这是去哪儿呢?如果是去婚礼现场,马上就要来不及了呀。猜来猜去,又想可能是天津新郎接北京新娘去天津结婚,因为天津风俗,婚礼是下午举行。又说,这一趟可够远的,要是晕车吐了怎么办呢?
又想到很久以前看过一个社会新闻,一对新人借了一辆大奔,可半路上大奔的主人临时有事,司机只好抛下新人赶赴老板处服务。新娘子穿着婚纱被抛在马路边上,哭着说没有大奔这婚就不结了。新郎拿出钱跪求路过的大奔帮忙把他们俩带到婚礼现场。这新闻太惊悚了,所以我一直记着,至今仍在想,这俩人到底是为了什么要结婚啊?
封建社会婚礼隆重,特别是女方家长,要钱要物要彩礼,要女婿上门接,总之是千般金贵,万般刁难。但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旧社会男女严重不平等,女孩子嫁了人就变成了社会地位底层的媳妇,家族吃饭都得先伺候长辈。所以婚礼堪称女孩子最后的疯狂,从此就要三十年媳妇熬成婆。
所以我们现代人本不必像古人那样,把婚礼举办的奢华到令人伤感。但很多年轻人还是乐此不疲,有很多人本来也不想办,但碍于家里的压力只得从命。可又据我妈说,常听周围老太太为儿女婚礼发愁,可见大操大办的确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很少有人打心眼里愿意。其实奢华的婚礼从某种角度来说,不但不能帮助婚姻美满,简直是有反作用。奢华婚礼的背后,也许是虚荣心,也许是讲条件,也许是不自信,也许是不甘心……总之都是些跟感情无关的念头。而在筹备婚礼的过程中,两个人难免心烦意乱口角争执,到了婚礼那天,面对讨厌的亲戚,无聊的朋友,还要强装笑脸。婚礼结束,小两口累都累个半死,回到房间里,想起对方家庭,多少都有点不满意。
我想婚礼是有意义的,既是一个见证的仪式,也便于接受亲友的祝福。西方人这方面就比我们简单,找个教堂,草坪上放点音乐,准备点红酒点心,一个漂亮浪漫的婚礼就完成了。谁也不需要花很多钱。而中国人做什么事都不那么容易,当初我也想过去教堂办婚礼,但我又不是教徒,此举有附风弄雅之嫌。何况中国的教堂都跟社会单位似的,哪有什么草坪鲜花,就是个屋子而已。也有些西式会所可以提供类似教堂的服务,但租金昂贵,朝阳公园里有个什么建筑,据说常办婚礼,一朋友憧憬过,打听了当时租金是6万,于是就没舍得。
西方亲切而有人情味的婚礼,其实中国也是有的,但那都是在农村。我学车的时候,师傅是当地农民。他说农村人办婚礼,都是院子里摆桌子,请厨师带着家伙,现场来做饭。哪有去饭店吃的道理。而我一位嫁了凤凰男的朋友说,她跟老公举行的乡下婚礼很有意思,亲友都要送五彩被面,挂在院子里,婚礼那天满院子五颜六色的被面,热闹而有趣。我听了悠然神往,觉得跟西方婚礼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城里那些婚车酒店的婚礼强多了。
想当年,我和老公策划过好几个惊世骇俗的婚礼,以表达对婚车大队的鄙视。比如我们想过租一个比较破旧的公共汽车做婚车,逐一接上全体亲友。还想过干脆就租车租车。婚礼时不给饭吃,仪式完了就各自请回。可即使这样,也还是觉得麻烦,又难免带着傻气,亲友还觉得我们敷衍,干脆就宣布不办了。而双方父母也赞同:我妈说不愿意自己女儿女婿像耍猴似的给人敬酒由人评头品足,我公婆觉得婚礼太折腾人。问过周围很多关系融洽的夫妻,很多都婚礼从简。从简的原因,也无外乎是懒得折腾,觉得没必要,两人好就得了呗之类。说明低碳婚礼者都是心思简单比较务实没什么虚荣心的人,这或许也说明了为什么这些人婚姻关系都比较融洽。
我有对大学同学情侣,两人不是同班,因为都喜欢唱歌,常常在走廊里纵情歌唱。二人总听到对方的歌声,后来因此结缘,结婚那天,去KTV唱了整整一天。此事在我的同学中传为佳话,算是我听过的比较别致的婚礼了。除此之外,简单的就是吃个饭,麻烦的就是婚车+吃饭——总之我们中国人搞庆典,那是一定要吃顿饭的。
现在处处低碳,我想结婚的车队起码就应该低碳。租一辆豪华车去结婚,其实是有点凄惨的一件事:婚礼完了,大奔还是大奔,你还是你。倘若真的嫁了富贵人家,显摆一下倒也算是人之常情。但为了这租来的豪华费钱费力,还不如低碳一次,让自己和地球都舒服点。时间也好,精力也罢,留着婚姻内慢慢经营,我想会获得更好的结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