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秧秧开始喜欢钱...

(2010-01-05 10:39:56)
标签:

金钱

育儿

分类: 育儿:人生大事

不知道从哪天起,我就发现秧秧很喜欢钱。好像她第一次见到钱,就对这个东西有了深刻的印象。并且迅速明白以下事实:1.钱分两种,纸币和硬币。2.钱是个很好很好的东西。这让我感慨那几张纸真不愧是人民币,连这么小的人民都喜欢,简直想不出谁能不受诱惑。

 

第一次听秧秧谈起钱,是有天我们说要买东西,当时还只能说几个字短句的秧秧马上说了一句:“爷爷有钱”。一问才知道,因为秧奶奶常丢钱包,而爷爷生性谨慎,所以只要两人一起出门,永远是爷爷掌管钱包。没几天秧秧就得出结论说:爷爷有钱。奶奶没钱。这个理论很快扩展起来——无论你问谁是否有钱,秧秧的回答都是没钱。在那时候秧秧的眼里,世界上唯一的有钱人,就是掏钱买菜的爷爷啦。

 

如果说“爷爷有钱”事件还只说明了秧秧对金钱的初级认识,到了“米奇钱包事件”则又进了一步。我有个旧的米奇钱包,有次秧秧见到了,立刻两眼发光,问:这是我的钱包吗?

我说:这是妈妈以前用的钱包,如果你想玩儿,可以给你玩儿。

秧秧乐颠颠地抱着钱包,说:现在是我的钱包了!

只见秧秧把钱包拿到她的游戏区,如获至宝地检查一番,居然找到了几个崭新的一分钱纸币。于是秧秧惊喜地说:“还真有钱!”

 

当时我们全家为之绝倒,首先没想到她竟然这么爱钱,其次这一分钱纸币市面上早就不流通了,她是怎么知道这是钱的呢?那钱包里还有几个旧名片,就被她不感兴趣扔在一边。

 

按照中学课本的语言:米奇钱包事件标志着秧秧对钱的喜爱正式形成,并对钱的种类和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

 

更加财迷的是最近几次,亲友见了她,总逗她让她叫人。秧秧腼腆,这时候就把头藏在妈妈背后。老公一位五大三粗的朋友逗她:叫叔叔,下次叔叔就给你个红包!秧秧立刻克服了恐惧感,鼓足勇气叫了一声:叔叔!那朋友说:你要大红包还是小红包。秧秧犹豫了一会儿,小声说:小红包。

 

结果等那个朋友一走,她立刻偷偷对我说:我想让王叔叔给我大的,大的钱包。(请注意,她本能的发现了红包里面装着钱这一事实)

 

随后,秧秧又发现了父母似乎总要给陌生人付账,于是又进入了一个喜欢付账的时期。每天我们进出地库刷卡,秧秧都会不厌其烦的说:爸爸给叔叔钱吧。或者“爸爸没给叔叔钱”,甚至“秧秧想给钱”。而我总是一边笑一边解释:这次不用给钱,需要给钱的时候妈妈会给的。

 

这段时期,秧秧的名言是在某次我带她去麦当劳早餐的时候,她看着我付账,说:妈妈给麦当劳送钱呢。

 

假如说以上还属于对抽象金钱的好感,但前两天我发现,秧秧对物质生活又开始有了概念。一月三日,北京大雪纷飞,气温到达59年同期最低水平。楼下菜场没有菜了,我就开车带她去超市买菜。坐在车里的时候她要求走路去,我告诉她今天下雪刮风,太冷了,所以必须开车去。到了路上,秧秧看着车窗外的大风卷着雪花,高兴地说:“秧秧不怕下雪!秧秧有车可以坐!”

 

我又是笑又是要开车,就只嘀咕了一句:你这个小人精,真是可怕。后来想想确实有点可怕——总带着优越感的人是很讨人嫌的,也是很可笑的。为人父母,我可不希望秧秧变成那种优越感十足的讨厌小孩。一个车子就能让刚两岁的小孩子产生发出这样的感慨,看来物质的世界真的很邪恶。

 

回到家就开始纠结,是不是需要纠正一下秧秧对金钱的喜爱呢?我一向觉得,自己的金钱观还比较健康:丰俭由人,够用就好。只要别穷到每天都为了钱发愁,也别富到孩子出生就要跟着一串保镖,物质方面就都属于合适的范畴。所以我既不仇富,也不笑贫。

 

但我一直喜欢说,我会把我的孩子当做一个人,而不是我的附属品,或者一个低智商小动物。所以我对金钱的态度以及需求,这都是我的想法,我的世界观,不等于我要求秧秧也和我一样。将来她长大以后,也许会比我更喜欢钱,愿意为之付出很大的努力。也许会比我更对物质要求低,不大愿意为金钱辛苦。我想我都应该尊重她。当然,既然为人父母,我当然对秧秧的人生有所规划和期许。我接受她爱财或者不爱财,只要别贪婪或者责任感过低。我同意她喜欢享受或者甘于清贫,但希望她懂得欣赏别人,别抱有莫名奇妙的优越感。

 

这样转念一想,其实秧秧这句无心之言,不过是表示一下她对现有生活的满意,并非是出现了可怕的优越感。因为她并没有说“他们没有车坐,秧秧有车坐。”假如我家里没有买车,雪天出行也很难避免,就像我小时候那样。而秧秧大概也会看着路上那些小心翼翼行为笨拙的汽车,高兴地说:“秧秧不用坐车!秧秧不怕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