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虐童”之外

(2014-01-11 07:41:39)
标签:

情感

分类: 夏说八道
有客问我教师“虐童”高发的问题,列了个提纲,思路还是沿着“世风日下”、“师德沦丧”、“心理变异”的观感印象。
于是想说一下这些之外的东西。
我想,所谓“虐童”并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长期存在。以前大家不以为意,现在媒体关注多了,才成为“问题”。
其成为问题,原因有三:在以前,打就打了,甚至父母允许、鼓励老师去打,相信“棍棒之下出孝子”之类的教育理念;而现在不同了,一是权利观念有了,二是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都舍不得打,外人打,接受不了。
这是社会变迁的结果。
其次,以前的打是隐性的,现在则是显性的。之所以显性,是有照片和影像作为证据的;这是技术发展的结果。第三则与当下社会舆论背景有关,社会舆论、媒体对教育行业存在不满的情绪,对教师职业的描述也与以前大有不同,“虐童”现象则是在这种背景下的放大。
当然,以上所述并不是为教师开脱,教师也有教师的责任。第一,是教师作为一个职业,在近30多年的社会变迁中,其职能在事实上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也就是说,教师的角色在中国传统“师”的定位上发生了蜕变,以前“传道授业解惑”,而现在仅仅成为技术性的教书匠,充其量说是授业而已。当老师成为单纯谋生的手段,仅仅成为一个饭碗。传统上附加在教师身上“道德”、“道义”等高尚的意义性的理念消失了,这让教师在职业修养方向变得更加懈怠。教师身上的光环褪去,对教师阶层心理层面的影响极大。
第二,就是教师在教学管理上,处理问题的方式简单粗暴。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现在的孩子由于各种原因,显得更“不听话”,因此也更难管理。面对调皮的孩子、所谓的“熊孩子”,一些年轻的老师在情绪上把持不住。
第三,教师是一个工作强度和压力很大的职业,包括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而且,由于工作环境和内容相对封闭和单一,教师普遍面临着职业倦怠问题,实假上,很多老师十分需要休假或心理疏导,但目前阶段,很多学校尚难以做到这一点。很多打骂学生的老师其实是有一定的心理问题。

原因有了,解决之道就可以提出来。

第一,重建教师职能、职业定位和形象,提高教师地位和收入,让教师真正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第二,加强教师培训,在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育心理、人际沟通等方面形成常规性的培训。尤其强调的是,培训要有实际效果,扭转目前教师培训中内容空洞、形式主义盛行的状况。
第三,完善健全教师学术休假制度,加强教师身体健康检查和心理咨询机制。
第四,彻底贯彻以法治校,应该出台一系列政策,有力地保障学校、教师合法权益。给学校、教师赋权,使正常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秩序不受家长和社会的干扰,给学校以办学自主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华科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