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虐童”之外
(2014-01-11 07:41:39)
标签:
情感 |
分类: 夏说八道 |
有客问我教师“虐童”高发的问题,列了个提纲,思路还是沿着“世风日下”、“师德沦丧”、“心理变异”的观感印象。
于是想说一下这些之外的东西。
我想,所谓“虐童”并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长期存在。 以前大家不以为意,现在媒体关注多了,才成为“问题”。
其成为问题,原因有三:在以前,打就打了,甚至父母允许、我想,所谓“虐童”并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长期存在。
这是社会变迁的结果。
其次,以前的打是隐性的, 现在则是显性的。之所以显性,是有照片和影像作为证据的; 这是技术发展的结果。第三则与当下社会舆论背景有关,社会舆论、 媒体对教育行业存在不满的情绪,对教师职业的描述也与以前大有不同, “虐童”现象则是在这种背景下的放大。
当然,以上所述并不是为教师开脱,教师也有教师的责任。第一, 是教师作为一个职业,在近30多年的社会变迁中, 其职能在事实上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也就是说,教师的角色在中国传统“ 师”的定位上发生了蜕变,以前“传道授业解惑”, 而现在仅仅成为技术性的教书匠,充其量说是授业而已。当老师成为单纯谋生的手段, 仅仅成为一个饭碗。传统上附加在教师身上“道德”、“道义” 等高尚的意义性的理念消失了,这让教师在职业修养方向变得更加懈怠。 教师身上的光环褪去,对教师阶层心理层面的影响极大。
第二,就是教师在教学管理上,处理问题的方式简单粗暴。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现在的孩子由于各种原因,显得更“不听话” ,因此也更难管理。面对调皮的孩子、所谓的“熊孩子”, 一些年轻的老师在情绪上把持不住。
第三,教师是一个工作强度和压力很大的职业, 包括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而且, 由于工作环境和内容相对封闭和单一, 教师普遍面临着职业倦怠问题,实假上,很多老师十分需要休假或心理疏导, 但目前阶段,很多学校尚难以做到这一点。 很多打骂学生的老师其实是有一定的心理问题。
原因有了,解决之道就可以提出来。
第一,重建教师职能、职业定位和形象,提高教师地位和收入, 让教师真正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第二,加强教师培训,在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育心理、 人际沟通等方面形成常规性的培训。尤其强调的是, 培训要有实际效果,扭转目前教师培训中内容空洞、形式主义盛行的状况。
第三,完善健全教师学术休假制度, 加强教师身体健康检查和心理咨询机制。
第四,彻底贯彻以法治校,应该出台一系列政策,有力地保障学校、教师合法权益。给学校、教师赋权, 使正常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秩序不受家长和社会的干扰, 给学校以办学自主权。
当然,以上所述并不是为教师开脱,教师也有教师的责任。第一,
第二,就是教师在教学管理上,处理问题的方式简单粗暴。
第三,教师是一个工作强度和压力很大的职业,
原因有了,解决之道就可以提出来。
第一,重建教师职能、职业定位和形象,提高教师地位和收入,
第二,加强教师培训,在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育心理、
第三,完善健全教师学术休假制度,
第四,彻底贯彻以法治校,应该出台一系列政策,有力地保障学校、教师合法权益。给学校、教师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