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校史##华中科技大学#【喻家山】
(2012-10-07 17:33:34)
标签:
杂谈 |
喻家山,海拔149.5米,形成于侏罗-三叠纪时期的燕山造山运动,属大别山余脉。1936年,武昌市政处在喻家山兴建武昌公墓。武汉沦陷后,因喻家山处于武昌以东制高点,北临东湖,南控武冶公路,为扼制武昌以东重要交通线,日军在山顶修筑碉堡,并砍尽山上树木,以廓清视野。1946年后,因武昌喻家山一带公墓建筑征地,老坟多迁石门峰。1953年,山南被辟为大学区,后由华工绿化。军方曾在山顶建设雷达站、微波站,划为军事管理区,后撤离,其房屋仍存。华工一度打算打通喻家山,山南为教学区,山后为家属区,因故未果。1980年代,电信部门欲发射塔,因华工反对移建南望山。今以山脊为界,以北划入东湖风景区。山高林密,曾有人选择在此自杀,如1997年西五舍动力系女生自杀山上;也有发生恶性刑事案件,曾报道有女尸被发现。2003年SARS流行期间,学校封校,喻家山成为外出的自由通道。2011年以后,常有森林公园的猴子光顾此山,师生上山请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