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义与利益

(2011-03-22 10:30:21)
标签:

美国

光荣与梦想

伊拉克战争

石油供应

冈崎久彦

利比亚

杂谈

分类: 夏说八道
法美英等国打击利比亚,就我个人而言是反对的,虽然二战以后国家主权理论发生了很大的变迁,但主权完整和独立的边界在哪里,还是有争议的。现在现实国际政治操作中,也是一个极敏感的问题。

有人说美国是为了道义。中国从而不缺乏“义战”一说,孟子就曾大力呼吁和倡导。
在网上见人引用日本第一任情报局长冈崎久彦的话,说“无论是德国还是日本,都误判了形势,他们不了解美国这个国家。美国这个国家进行战争,从来不依据利害权衡和得失盘算,美国人打仗,从来都是依据道德和国民的好恶”。是不是真的没有考证。
但美国人民是这样的吗?恐怕不是。二战前,美国民众大多还持“孤立主义”的态度。按美国公民的态度,如果没有珍珠港,大多数是不想参战的,所以,没有道德和好恶一说。正是日本对美国开战,让美国民众热情加入了反法西斯战争。《光荣与梦想》这部名著就描写过这种心态的变化。到现在,历史学界还有一种说法,罗斯福总统事先已知日军偷袭,但为了警醒民众,有意卖了个破绽。

那是不是为了石油呢?有人说伊拉克战争后,伊的石油并没有落入西方公司手中,而大多给了中石油,可见不是为了石油,而是为了价值观。
当然不确定战争是否为了石油。
但这个问题,能不能这样看:万一美国看重的不是石油开采权,而是石油供应呢?就算是中石油开采,仍可以供应美国,如果是萨达姆控制,或除侵占科威特后,再骚扰沙特,则有可能威胁到美国的供应。就可参考美国石油供应的来源,虽然加拿大和北非的比重加大,但中东仍是大头。

若说只是为了道义和价值观,纵观全球。很多大国都有不好的人权纪录,堪称暴政。美国却坐视不管,可见国家小了,真是个悲剧的事情。

所以,多方位地看问题,不可立场优先,主题先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