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MSN搬家 |
·老 姜· 写本文的目的,是希望对正在或将要在综合性大学寻觅教职的博士或博士后们有所帮助。若您对教书不感兴趣或对在学校混饭吃不肖一顾,敬请不必为此文浪费时间。若您的研究成果金光闪闪到足以拿菲尔兹奖,那自有一流大学双手奉上聘书,最多在国际会议上被抱怨听不懂您的英语。 本人在一所洲立大学,教学与研究参半。最近六七年间有五次在招聘委员会服务。今年招两名应用数学的教授。收到180份申请,三分之一是老中。选了二十四人电话会谈,有八个老中。每人的书面材料都很强,有文章,有独立教学经验,好几位还得过优秀助教奖。可惜没一个进入前十名。大部分人的会谈只能用“惨不忍听”来形容。其实好几位的口语还是可以的,主要是“答非所问”,或明显在“照本宣科”,还有对自己的研究介绍得结结巴巴,专业词汇都讲不顺。最搞笑的一位竟要我们去读他的文章。 现在电话会谈已成为校园面谈前的必经之关,过不去,申请就泡汤了。希望我的下列建议能有所帮助。 1.语言。这事没什么可取巧之处,只有靠平时多练。多参加老美的活动,到语言中心去做听说练习。在电话会谈前找个老美演习一番。会谈前三小时尽量让自己处在英语环境中。 2.在会谈前对这个学校和系有充分了解。特别是记住与你研究方向相近的教授们。他们往往就在招聘委员会中。 3.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方向,既不能介绍得过粗(只讲领域)也不能介绍得过细(会有人听不懂)。这方面的专业词汇一定要背得滚瓜烂熟。最好准备两套介绍,以本专业(但非本领域)教授及学生为对象演习几遍。(针对学生的在校园面谈中用得着。) 4.下面是一般会被问到的问题:
□ 读者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