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离婚抉择中的心理

(2009-10-22 23:27:24)
标签:

刘欣

婚姻家庭咨询师

婚姻咨询

感情咨询

情感

分类: 爱情心理

    婚姻解体意味着家庭解体,这对家庭和社会往往产生负面影响。离婚对子女尤其是未成年子女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严重的。但是,作为一种最普遍和制度化的婚姻解体形式的离婚,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离婚自由是婚姻自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破除“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封建传统观念来说,这也是女性解放的标志之一。现实生活的状况和与对方的感情关系是个人考虑是否离婚的根本原因,但决定采取实际行动与当事人的一些其他心理状态有关,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离婚的理想化

   离婚的理想化是指把离婚的前景设想得过于光明和乐观。许多人回首过去,感觉夫妻同床异梦,自己的需求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十分痛苦。想到通过离婚可以脱离苦海,可以追求新的爱情,重新开始新的生活,感到前面是一片光明。在这种心态下,一些人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婚。

   事实上,事情绝非想象得那么轻松。离婚可能让人饱尝割断关系、心理失衡的痛苦,寻找新的配偶也不那么容易。而且,由于自身存在的某些特点或问题,再婚可能依然导致悲剧重演,所以理想化者在离婚后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挫折。

     2,离婚的惰性化

    离婚的惰性化是个人虽然明知自己的婚姻已经死亡,但非到万不得已,绝不提出离婚,也不同意配偶提出的离婚要求。这些人也感到现有婚姻给自己带来了痛苦,也想过离婚,但害怕代价太高,所以顾虑重重,宁可维持现状。

     3,离婚的罪恶化

    离婚的罪恶化是指一些人一想到离婚就感到是一种罪恶,一种耻辱,是大逆不道,对此心存无以言状的恐惧。一些人即使遭受配偶的虐待,也不愿意提出离婚,婚姻的痛苦和离婚的恐惧交织在一起。有的人在离婚之后还长期自责,离婚的罪恶感又引发出羞耻感,认为见不得人,没有脸面等。

     4,离婚的情绪化

     离婚的情绪化是以情绪化的冲动行为来对待离婚,而不是理智地通过离婚谋求更好的婚姻结局。有的女性明知婚姻已经破裂,丈夫不爱自己,自己也不爱丈夫,但是依然不同意离婚。妻子对丈夫的“新欢”有强烈的嫉妒、愤怒情绪,以不同意离婚作为报复,“我就是要把对方拖老、拖垮,就是不能让他得逞”是一些处于婚变中女性的不良心态。看上去是让对方痛苦,其实自己也在痛苦中忍受岁月的流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