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知疗法中的认知歪曲

(2009-09-28 12:10:12)
标签:

刘欣

婚姻家庭咨询师

婚姻咨询

情感

分类: 理论集锦

   如果个体的认知和思维过程出错,对外界信息不能作出适当的解释与评价,就会导致错误观念并最终引起不适应的行为。认知歪曲是求助者不恰当的、无效的认知方式。在这样的认知方式影响下,患者只能看到自己弱小、无能、不可爱的一面,而看不到自己积极的、美好的一面。在同样的核心信念下,因为中间信念不同,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认知歪曲。

   认知歪曲有很多类型,每个求助者可能只存在一种情况的认知歪曲,也可能存在两三种甚至全部的认知歪曲,当咨询师发现这些认知歪曲时,就是一个深入了解求助者核心信念的机会。

   1,极端化的思考,指思考或解释事情时用全有或全无的方式,或用“不是……就是……”极端地将经验分类,这种二分法的思考把事情都分为“好或坏”。即要么全对,要么,全错,这些人往往把生活看成非黑即白的单色世界,没有中间色。

    如,小明虽然考了95分,却总认为自己是个笨蛋,因为他认为只有考了100分才是聪明。

   2,过度类化,指把某件意外事件产生的极端信念不恰当地应用在不相似的事件或环境中,在单一事件的的基础上作出关于能力、操作或价值的普遍性结论,也就是说从一个琐细事件出发引申作出的结论。

如小莉看到生病啼哭的孩子,悲哀地想:宝宝感冒了,我真不是一个好母亲。

   3,个人化,是一种使外在事件与自己发生关联的倾向,即使没有任何理由作这种联结。即所有的消极事件都归因于自己。

   如阿芳坐车上班的途中,车子出故障,阿芳:“都是因为我坐了这趟车,所以才会出故障。”

   4,读心术,在缺乏足够客观证据的情况下,就主观判断他人一定怎么怎么样,主观以为自己洞悉他人的想法。

   如小郑与同事发生争执,下班后看到同事跟领导聊天,小郑想:“他肯定在跟领导说我的坏话。”

   5,灾难化,认为自己现在的处境(或者即将发生的事情)太糟糕了,如果发生的话就会不可收拾,处在一个最悲惨的境地难以承受。

   如高三学生小艾,因为成绩不稳定,面对高考,很焦虑:“如果高考失败,我就活不下去了。”

   6,消极预测未来,没有充分思考和分析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情况下,就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悲观。

   如,靓靓与男友分手,很痛苦。“再也不会有人爱我了。”

   7,应该,根据事件应该怎么样而不仅仅依据事件是什么来评价事件。

   如森参加比赛时,“我不应该紧张啊~”,结果脑子一片空白。

   8,选择性负面关注,只注意到消极信息,忽略积极信息。

   失眠者:“我今天没睡好,前天没睡好,就没有睡好的时候!”“那昨天呢?”“昨天倒是睡得很好,一觉睡到大天亮。但那有什么用啊,只有一个晚上。”

  9,低估正面信息,认为即使自己取得了成功,但这些成功(即积极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算不了什么。

   保险员小李,三季度的业绩荣登榜首,同事祝贺,小李:“这算什么呀,算我这个季度运气不错,下次就没有这好事啦,我哪有这本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