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眼下,以明星为主体的歌唱比赛层出不穷,湖南卫视《我是歌手》一炮而红,江苏卫视《全能星战》有龚琳娜也得到不少注目,但节目形态的类似却显然引起了观众的疲态。深圳卫视如今以《中国音超》应战,虽算不上是改头换面的创新之举,但节目所流露的新意却还是蛮吸引人。
《中国音超》借助超级体育联赛概念,以八大国内唱片公司为依托,让其旗下艺人既以个体又以集体的混杂身份出战,充分调动了歌手个人的能力,而且也有助于提升公司本身的知名度,对于打造集团军和市场的美誉度,有着不小的作用。数数八大公司名单,既有老牌也有新秀,而海蝶音乐、金牌大风更是业内有名的大厂牌。有公司做支撑,《中国音超》在歌手的选择余地上显然就大的多。
实际上,除了歌手和厂牌之外,《中国音超》让人眼前一亮的还在于各队的主教练,这个身份在体育比赛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到了音乐比赛中,则具体负责各队的风格选择、排兵布阵。此前公布的主教练名单可谓亮眼,李泉、袁惟仁、黄韵玲、黄大炜自然是声名在外,在创作、制作上拥有骄人的成绩,而毕晓世、梁翘柏等人,则同样也拥有骄人的创作履历。所以,《中国音超》将创作团队和歌唱团队予以打包进行比赛,考量的就不仅仅是歌手的歌喉,还包括了创作者的才华和团队的合作。
也许正是借以各种力量的合力,《中国音超》首播便赢得喝彩。尚雯婕和杨宗纬同一组的对决,直接引发当晚的节目高潮。尚雯婕历来不走寻常路,但一首《I kissed a girl》显然有所收敛个人风格,声音的张力却显得更足。杨宗纬虽然坦言很怕输,但一首《月光妈妈》还是充分展示了杨氏情歌的魅力,平局的结果略显客套。当期节目还有陈楚生、老将满文军登场,都有各自惊艳的地方。但美中不足的是,歌手参赛的曲目似乎都不太突破自己,显的保守。
《中国音超》第二期开场就带来多亮对决高音王卓义峰,情歌对唱很显实力。但这期节目真正的爆点还在南方二重唱。月坛常青树这两年在国内掀起了股股怀旧风,一首重编版本的《酒干倘卖无》,不敢说超越但也绝对有自我风格。与之对决的谢安琪,声音很有特点,一首《年度之歌》惊艳无比,比赛中致敬beyond,《情人》一首,唱出感情。
相对而言,第二期的《中国音超》亮点多多,但也有平淡和让人印象不深的表演,节目有改进的空间。但整体来说,《中国音超》相当值得期待,毕竟在这个流行音乐已经略显褪色的年代,能够听到如此多好听的歌曲也是件难得的事情。